随着“三治一提升”行动的持续深入,我县形成了曝光、督查、考核、整改多部门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各村党员干部、村嫂监督队、小学生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大部分村民主动做好房前屋后的清扫整理。如今,农村原本随处可见的垃圾也少了,臭气熏天的露天粪坑改了,柴草垛子垒成了一道风景,记者外出采访过程中,也总能听到老百姓对本村环境大改观的肯定。
然而,记者也注意到一个情况,部分村庄的“三治一提升”行动做的是“表面功夫”,经不起细细推敲:大村做好了,自然村没有做好;村庄主要道路做好了,偏僻点的道路依然无人问津;村庄里面做好了,村庄周边依然垃圾成堆,或是把村中垃圾清理起来倒在了村边……这些现象在平时的“今日聚焦”里并不少见。即使在一些村民津津乐道的村庄,只要记者往“边、偏”去找,总能找到被遗漏的“角落”,有些甚至是附近村民几乎都知道、体量不小的垃圾堆。
“三治一提升”行动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而不是“面子工程”,留不得半点遗漏的“角落”。如果村干部思想上不重视,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贴贴通告,拉拉横幅,扫扫大路,村民也不免应付对待,出现“干部整治前面扫、村民随手后头扔”的现象。“三治一提升”要出实效、有长效,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整改,而不是挂在墙上的“责任”与“制度”;要发现一处整改一处,绝不拖延、漠视。“三治一提升”要的是村里村外的全面整治,而不是只做表面文章;要从整体考虑,不放过村中任何一个角落,给村民创造一个真正清洁的家园。“三治一提升”行动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当然离不开村民的支持,要通过村规民约、整治宣传及党员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等等,用润物无声的感召去改变村民行为习惯,让村民以主人翁的姿态更多地参与到清洁、美丽家园的建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