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王村的王浩雄是东茗乡中心小学的老师,到了暑假,别的老师都可以安心休息了,但王老师丝毫没停歇下来。王老师是村里“春泥计划”的指导联络员,让村里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王老师说他责无旁贷。这不,村里第二届青少年乒乓球赛开始了,王老师义无反顾地担任了裁判和技术指导。平日里,只要王老师在家,时不时就串门查问孩子的暑假作业,所以里王村的家长们从来就不担心自己的学历不高辅导不了孩子。
村官巧护花
大学生村官梁栋、吴鑫龙、袁小明、杨阳所在的村都是“春泥计划”实施村,为了能给村里的学生们一个有意义的暑假,他们费了不少心思。梁栋告诉笔者他所在的后岱山村的硬件条件不错,“春泥计划”的各种活动开展得也挺顺利,接下来他有个更好的创意,他要让村里的小学生、初中生继承民俗文化瑰宝。解放初期,新昌布袋木偶戏曾红极一时,后岱山木偶剧团也是声名在外。但后来剧团解体,布袋木偶逐渐没落。经过抢救性挖掘,布袋木偶重放光彩,在2009年被列入了绍兴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梁栋目前正在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希望布袋木偶的“小继承人”能很快出师。
无独有偶,章黄山村的大学生村官吴鑫龙也打起了民俗文化的主意。每年的六月廿十是章黄山等附近几个村的传统庙会,热闹阵势远远超过春节,家里老老少少都会参与其中。吴鑫龙在庙会开始前就召集村里的青少年,给他们讲解庙会的历史由来,并且布置了作业,要大家用心观察,用笔记录下各自眼中的庙会盛况。学生蔡凯丽是村里“春泥计划”的管理人,她在作文中由衷地写道:“以前只是随波逐流跟着看看热闹,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好玩的故事。”
骄子忙护花
去年6月份,“东芝村六霞的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了”这样的消息在整个东茗乡不胫而走。今年暑假,“六霞的儿子在村办公室辅导小孩作业,快把小孩送过去。”这样的消息让那些为孩子暑假作业担心,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家长们着实兴奋了一把。在东芝村崭新的办公大楼里,十几个小学生一字排开,在“天姥骄子”的辅导下,安静地做着暑假作业。“村里的办公楼刚刚赶在暑假前装修完毕,为的是让孩子们有个活动场所。现在场所修建好了,又有清华的高材生在这里以身示范,村里的孩子们暑假收获更多了,更能帮助他们茁壮成长。现在连临近村的小孩都经常来我们这里玩。”东芝村党支部书记杨永忠不无自豪地告诉笔者。
(通讯员 张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