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健康资讯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11年09月13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初秋养生 从头开始“梳”写美丽
  进入秋天,身体保健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随着秋季的到来,天气环境、人体机能等都在发生变化,春夏的时候腠理开泄,阳气蒸腾;而到了秋天,阳气收敛,腠理闭合,此时更应该注意保养,一方面要“补益精血”,另一方面要通经活络,勤梳头不失为一种秋季的养生方式。

  中医学说对梳头养生早有研究。早在隋朝,名医就明确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使发不白的作用。而据史料记载,明朝养生学家冷谦,活了150多岁,他将一生养生之法整理为《修龄要旨》一书,在书中提出了“十六宜”,其中第一宜就是“发宜常梳”。有史料记载,毛主席生前也钟爱“梳头”养生。

  秋季养生勤梳头

  中国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认为:“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也就是中医一直强调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如果经络受阻,气血不畅,身体就会出现病变,而梳头,就是通经络的一个有效方式。因此,不少保健和养生专家认为:通经络,勤梳头。

  运用梳头养生保健、防病疗疾,是中医养生的一绝。对于平时压力比较大的都市白领来说,经常梳头可以缓解压力,畅通经气,改善血液循环,滋养头发、防止脱发,并能够缓解头痛、减轻疲劳。

  梳头养生的说法在古今医学、养生、生活等各领域广为流传。中医认为,头部是人体的主宰,也是五官和中枢神经之所在,被誉为“精明之府、诸阳之会”,掌管着身体各个部位的健康。

  近代研究人体健康与长寿的专家也发现女人比男人寿命长,与女人比男人梳头多有关。

  古人的梳头养生方

  在物质条件并不丰沛的古代,人们又是怎样梳洗的呢?又有哪些细节值得现代人借鉴?我们不妨一探。

  现代脑力劳动者常常苦恼于用脑过度导致脱发,事实上,古代许多文豪墨客也饱受脱发之苦。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一度脱发,受名医指点后坚持早晚梳头,“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不久就阻止了头发脱落。此外,头部的许多经穴受到梳子或手指的按摩,能达到经络畅达,对于肌肉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失眠等可起到缓解作用。

  古人对梳子的材质也大有讲究,金、银、玉石、象牙、犀角、玳瑁,以及各种名贵木材都可以做梳子,功效各有不同。《本草纲目》中推荐了有清热凉血解毒功效的黄杨木梳。过去宫廷贵妇常用天然犀牛角制成的“犀梳”梳头和做装饰,犀角清热解毒,善清血热,可以治疗热病头痛,火炽神昏,是珍贵的药材,十分难得。

  民间用牛羊角制成的梳子,也可作为犀角的代用品。牛羊角去垢而不沾,温润而不挂发,同时牛羊角本来也是具有凉血、息风、镇静作用的中药,还可消炎镇痛,治疗头痛、热毒,还能祛屑护发,治疗失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今日快讯
   第03版:今日民生
   第04版:专刊
   第05版:新闻视点
   第06版:法治之窗
   第07版:环保之窗
   第08版:健康资讯
初秋养生 从头开始“梳”写美丽
养生五个“梳” 梳理出健康
今日新昌健康资讯08初秋养生 从头开始“梳”写美丽 2011-09-13 2 2011年09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