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新闻网记者 胡秋萍
网友的讨论
前不久,网友“下班了”在新昌论坛“网上直播室”发了题为《新昌禁鸣为什么禁不住汽车的大声“叫喊”》的帖子,抱怨新昌城区道路早就设有汽车禁鸣标志,但过往的汽车喇叭还是一天到晚叫个不停,有时我们想在中午睡个午觉也不得安稳,真是烦心!到底怎样才能让汽车闭闭嘴呢?
此帖一出,即有网友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网友“冰火岛主人”说:偶网上查了下,新昌城区禁鸣喇叭是从2009年7月1日开始的。如今,已经2年半多了,哪位驾驶员能够告诉我,自己真的“禁鸣”了?网友“石城小何”反映的情况有点让人无语:有些司机接近车让人的斑马线处,反而使劲儿按喇叭。网友“江南周末”提到,有些驾驶员怀有“法不责众”心理,我行我素,尤其以豪华车违法鸣喇叭居多。网友“青粉丝”更是向大家描绘了一幅“人在旅途的画面”:疯狂的汽车,愤怒的司机,匆忙的行人。他希望所有开车的师傅能在兼顾安全的同时,也考虑他人感受,尽量少鸣喇叭,营造一个安宁的交通环境。网友“小慧”还列举了其它“交通乱象”:从车中往外乱抛垃圾,在路上随意停车与人聊天,前面已堵车却拼命往前塞车,两车在狭小的巷道相遇却互不退让,出租车开得飞快惊吓行人,举不胜举……
看着大家对司机摁喇叭的“批判”。网友“沙漠鸭”反问:你们没有开过车吗?有的时候前面的车子停着聊天,走路的人老是在车道上慢悠悠地走,知道有车来也不让,还有一些三轮车老是占道慢“爬”……像这种情况下,你不叫几下喇叭,他们就是不让。不要把叫喇叭全算在车主的头上,有些时候都是行人和三轮车他们逼的。网友“炉中石”也表示,司机摁喇叭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他说,如果不是“小毛驴”开到机动车道上,如果不是“小毛驴”开在机动车道的中间,谁会去鸣喇叭。这样的事他也遇到过好几次了,现在的“小毛驴”乱开、乱停现象太严重了,许多交通事故还是“小毛驴”引起的。
对于“叫停”马路噪音,许多网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网友“小慧”说,让汽车“闭嘴”不难,严格执法!最好组织一个文明交通义务监察队,用视频曝光种种乱象,单用摄影图片很难说明问题。网友“绕舌”也表示,禁鸣,监测技术要过关,否则很难取证处罚。他还对目前仅靠教育宣传提出了质疑,认为“恐难奏效”。网友“炉中石”更是将禁鸣上升了一个高度,认为市区内行车,禁鸣是一种素质,开近光灯也是一种文明,要做一个合格的司机,做一名文明的新昌人。
记者街头调查
2月9日9:00起,记者专门在横街与人民中路交汇的十字路口蹲守了10多分钟。
记者刚按下录音键3秒钟,一辆牌号为浙DL888*就摁响了喇叭。不到15秒,一辆面包车的喇叭响了一下。一分半钟后,一辆牌号为浙DDK57*的出租车分别在路口两边各响一声喇叭。在中行石城支行门口,一辆小汽车想停进银行业务专用车位,但因为正好有个行人在,喇叭响了一下。此后,一辆牌号为DU766*的出租车,因为有行人闯红灯过马路,响了一声喇叭。记者发现,当时横街方向是红灯,但有4名行人在横穿马路。9:04,牌号为DD682*的3路公交车催前面的车子走,响了两声喇叭。9:05,一位腿脚不是很敏捷的老人欲闯红灯过马路,被记者劝阻。此时,一辆电瓶车闯红灯右转,响了下喇叭。9:06,肯德基国贸店门口处又传来汽车喇叭声,但无法分辨是哪一辆。此时,一辆牌号为浙G6780*车辆右转进入横街,但因为人行横道上有人过马路,车辆减速缓行,等待行人通过,期间没有摁喇叭催促。与此相反,有2辆3路公交车在医药大楼前交汇,喇叭声断断续续响了足有4秒钟。9:07,一辆2路公交车催促前面的车走,响一声喇叭。一辆牌号为浙DLC19*因为有行人在机动车道上慢走,响了两声喇叭。9:11,牌号为DDB93*的一辆出租车沿人民中路由东往西,在过红绿灯时响了一声喇叭,从记者前方飞驰而过。9:12,红绿灯由红变绿,一辆牌号为DL236*车子摁响喇叭,催促前方车辆前行,超市门口有车子在鸣喇叭……
从记录情况看,12分钟里面,摁响喇叭的车子有12辆(包括1辆电瓶车),平均每分钟有1辆车子。但绝大多数驾驶员摁喇叭时间都很短,而且多数是提醒性质的,说明有禁鸣意识。还有许多车辆能够主动避让行人,耐心等待通行。而另一方面,一些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尚有待提高。
采访有关部门
记者专门就禁鸣这一话题采访了县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他们表示,这几年来,虽然我县禁鸣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但相比较而言,情况还是比较好的。特别是现阶段,城区车流量越来越多,人口也在不断增加,但交通秩序并没有恶化。这一方面是由于城区道路交通方面的硬件得到改善,交通管理也在跟进,另一方面是我县驾驶员和市民的素质都在逐年提高,自觉参与交通管理的意识也在提高。
其中一名负责人坦言,当初决定在城区实行禁鸣,根据我县城区的路网状况,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在“禁鸣令”实施前,县交警部门花2个月时间在县内各大媒体进行不间断的宣传,并组织人员上街劝导、发放宣传单,开展网络互动宣传禁鸣好处等。真正开始禁鸣后,“禁鸣令”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鸣喇叭的人明显减少,效果出乎意料。针对一些仍然存在违规鸣笛情况的营运车辆,县交警部门专门组织驾驶员进行了学习。再则,根据省公安厅交管局的规定,民警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多采取教育劝导方式,并没有真正处罚过一个人。
他表示,这几年来,我县禁鸣工作得到了广泛重视和支持,群众的自觉意识也有明显提高,但相比市民们日益提高的健康生活标准,仍需要不断努力,需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需要行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驾驶员都自觉遵守各项交通法规,杜绝随意横穿马路、随意调头、随意穿插、机非不分、乱停乱放等交通乱象,道路会越来越畅通,喇叭声也一定能够越来越少,市民的生活质量也一定能够更上一个层次。
他山之石
作为全国第一个禁鸣的城市厦门,采取了分区段推进的方法,先从主干道、中心区、影响大的地区开始禁鸣,实施三个月后,再扩大范围并开始执法处罚。对乱鸣喇叭者一次扣20分,扣满100分责令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交通法规学习班。另外,号召驾驶员在车上安装喇叭开关,进入城区就关掉开关,防止下意识按响喇叭。在执法过程中,改一人执勤为两人联手,其中一人为普通市民,专门当目击证人,有效规避违法鸣笛后抵赖现象。
西安的交警部门则是与中巴、出租、公交及其他有车单位签订禁鸣喇叭责任书,对违规乱鸣喇叭的驾驶员,处以100元罚款、吊扣驾驶证4个月。对乱鸣喇叭比例超过所属车辆总数20%的单位,除罚款外,还对其予以曝光、停办一切手续、收缴车辆牌照,甚至停业整顿等处罚。武汉除了广泛宣传外,还在机动车方向盘上粘贴禁鸣宣传不干胶,时刻提醒驾驶员遵守禁鸣规定。而温州对“禁鸣令”采取了严格执法,凡违规鸣喇叭者,不但要被处以200元罚款,吊扣驾驶证一个月,还要被责令戴上黄帽,手拿小红旗参与禁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