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环保之窗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新昌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思考和对策
徐国安
  生态县是指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十分重视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注重于经济的增长,也注重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开展生态县创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举措和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省级生态县创建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生态县创建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载体作用,县委、县政府于年初在全市率先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并于今年5月召开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动员大会,进行专题部署落实。

  一、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的重要意义

  一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在国际的“倒逼机制”作用和国内的“转型升级”要求下,我们的发展方式不可能再回到原来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模式老路中去,必须要转到依靠科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方式上来,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并且从今后的发展来看,一个地区能不能发展,有没有发展,发展快不快,关键看这个地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如何。竞争力、吸引力主要来自发展环境,而发展环境主要是生态环境和经济环境。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越好,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就越大,对投资者的凝聚力就越强。尤其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更加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严格环保标准,使全社会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以环境监管促经济转型,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努力化“危机”为“转机”,为下一轮经济起飞打好基础。

  二是进一步发挥优势的需要。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这一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并日益成为共识。新昌的劣势很多,但优势也很多。在不同的条件下,劣势会转化为优势,从长远看,新昌最大的优势就是山地资源、水利资源、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我们有三个省级风景区,一个国家地质公园,更有300多处星罗棋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通过努力建设达到生态要求,就会转化为特殊的生态资本,转化为生态经济。生态县建设,是新昌的特色、新昌的优势,更是新一轮建设发展的亮点和增长点,是我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所在。

  三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这是生态县创建的出发点,也是生态县创建的落脚点。现在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正在日益提高。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不再以高消费、高享受、追求豪华、奢侈为目标,而是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追求“绿色消费”,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当前,我们都在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处理环境来信来访看,明显可见发现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在普遍增强,对环境的关心和对环境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如空气污染问题、噪声问题、水污染问题,群众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不断改善民生,使人民过上更高品质、更加幸福的生活,共享生态文明成果。如果连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一基本要求都满足不了,关注民生就无从谈起,发展经济也失去了本质意义。因此,要从执政为民、关注民生的政治高度出发,切实保护好环境,推进生态县创建,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二、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的现状分析

  1.全国及我省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现状。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从2005年开始,至2011年7月全国仅有35个市、区、县获得国家级生态市、区、县的荣誉称号,浙江省仅安吉县、义乌市、临安市、桐庐县、磐安县、开化县等6个市(县)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市(县)”称号(其中后5个是2011年命名)。

  2.新昌生态县建设的现状。新昌的生态县创建工作从2004年开始实施,编制了《新昌生态县建设规划》,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注重经济增长质量,重视环境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努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扎实开展污染整治、新昌江氨氮专项整治、污水管网建设、农村“四改一拆”等各项生态工程,稳步推进生态县创建工作。经过六年多来的努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高,全县人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2007年顺利摘掉“811”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的帽子,2009年通过了省级生态县的验收,2010年被正式命名为省级生态县,为争创国家级生态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我县于2010年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县,但由于国家级生态县的指标要求高,而且指标数量较多,按照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指标,对照分析我县完成情况,我县现状与国家级生态县五项基本条件和22项指标的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

  三、国家级生态县创建的对策措施

  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是一项涉及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的系统工程,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考核共涉及五大基本条件和22项建设指标,包含了社会发展综合指标,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城镇环保等方面,涉及到我县各个镇乡和30多个部门。目前,我县已有许多考核指标达到并超过国家级验收标准,但还有部分指标与验收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有许多条件都是一票否决。因此,我们要对照考核标准,猛攻重点难点,狠抓薄弱环节。重点要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巩固提升省级生态县创建成果,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昭示着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晰了前行的路径,坚定了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信心。这为我县生态县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几年来的生态建设实践也证明,生态县建设符合我县功能定位,是我县正确处理环保与发展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更加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树立环保优先、生态优先理念,不断强化对生态县建设工作艰巨性、长期性的认识,做到严管和严查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弘扬生态文明理念,要进一步出台政策鼓励绿色企业、学校、饭店、家庭以及生态村等生态创建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倡导生态文化,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努力形成生态县建设工作长效机制。

  2.完善工作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法规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加快城区“退二进三”,提升第三产业比重,优化整合第二产业,淘汰落后产业,进一步提升生产工艺水平和产品装备水平,推动产业升级。二是严格环境准入。以实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污染物总量控制为突破口,以实施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为龙头,设立生态门槛,严把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关,力求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积极创新环保监管机制,探索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核心,以盘活环境容量、调整产业结构为目标、以环境资源市场化为手段的环境管理新机制。三是更加重视生态经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大力提倡中水回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提倡创建“环境友好企业”和“绿色企业”,推行绿色信贷制度,努力形成生态经济发展良性机制。

  3.加大投入力度,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要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生态环保工作的实事工程、重点工程,稳步推进。一是要强化垃圾处理工程。加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系统建设,完善城区及乡镇建成区的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工作,公共场所环卫设施(设备)配置完好率≥98%,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加快推进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并把推进我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中心工作来抓,早谋划、早实施,切实解决我县的垃圾出路问题。二是要加大污水收集力度。梅澄区块要进一步完善截污干管和污水泵站建设,加快推进污水收集支管网的建设,切实提高污水收集率,城东新区至新昌工业园区截污干管要加快建设的相关工作,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全力快速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是要优化饮用水源保护。继续加强长诏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形成全天候实时监测的水环境质量监控体系,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4.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环境质量。

  继续开展流域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严格整治危害群众健康的违法排污企业,防止区域环境污染反弹。继续抓好医化、电镀、印染等重污染行业的污染防治,逐步开展水域污染、废气污染、噪声污染等专项整治,特别是要对照“811”生态文明推进行动方案中的各类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扎实深入推进各类专项行动的开展。要着力抓好县城区域阵发性废气污染整治,切实加强通用、力渊的铸造废气,新昌制药厂、新和成的医化废气,青山头制药厂废渣焚烧炉、抗生素渣烘干线废气和万丰的涂装废气整治,尽最大努力减轻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按照《绍兴市清洁空气行动方案(2010-2015年)》,加快建设机动车排气检测体系建设和油气回收工作进程,同时要做好这些企业的产业引导和结构调整工作,加快实施搬迁或转型升级的步伐。要建立健全机动车检测体系和信息监管体系,要开展环保标志管理,出台相关限行措施开展高污染车辆区域限行。要开展治理餐饮企业油烟废气,确保治理效果,以实现城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要按照省政府《浙江省清洁水源行动方案》的要求,结合《浙江省曹娥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的实施,要切实加强作为源头的“三江”(新昌江、澄潭江、黄泽江)流域的水质保护和综合治理,确保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

  5.深化生态乡镇创建,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以“80%的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的目标为统领,全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深入开展村庄整治,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改力度,提高农村的“硬化”、“亮化”、“绿化”、“美化”、“优化”水平,要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扩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面,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全覆盖,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创造和谐舒适的人居环境。要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任务。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新昌县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以饮用水源保护、工农业污染防治、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作者系县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今日快讯
   第03版:今日民生
   第04版:时尚生活
   第05版:新昌风景旅游
   第06版:环保之窗
   第07版:沃洲论坛
   第08版:专刊
   第09版:专刊
   第10版:沃洲论坛
   第11版:沃洲论坛
关于新昌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思考和对策
您需要的电话号码
信息广场
今日新昌环保之窗06关于新昌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思考和对策 2012-12-28 2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