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县委宣传部在“阳光文化山里行”活动的基础上,集中优势资源组织开展“阳光文化进礼堂”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创新活动形式,文化、科技、卫生、法律、新闻媒体等部门单位提供“菜单式”服务内容,由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根据服务内容“按需点菜”,相关单位再根据点单组团进村服务,真正给老百姓带去实惠。
2月27日,羽林街道拔茅村的文化礼堂里着实热闹。
上午,由县新闻信息传播中心、文广局、教体局、科协、司法局、人民医院等单位组成服务团,一起走进该村的文化礼堂,给村民们带去“镜头传递孝心”、送图书下乡、国民体质测试、蚕桑等种植技术咨询指导、环境保护和“五水共治”宣传、健康体检和教育宣传、法律法规宣传咨询和法律援助等多项便民、惠民的服务。
沈美芬今年81岁了,她家离村文化礼堂还有点距离。听说县里有许多人来村里搞活动,而且蛮实惠,忙完家务事,沈美芬就往村文化礼堂赶。
来到文化大礼堂,她看到门口的文化长廊边放着一张钢丝床,上面整齐地摆放着许多书,有一些人站在旁边翻看着自己感兴趣的书。走进礼堂,正对面的乒乓球桌成了咨询台,许多知识读本放在桌上任由大家拿取;还有一些人在那里接受咨询,看起来挺热闹。不过,沈婆婆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健康,她就径自朝着左边靠窗被老人们围住的“白大褂们”走去。医生很年轻,也很负责。量了血压后,沈婆婆又把自己身体的其他状况也告诉医生。虽然沈婆婆还有较重的诸暨口音,医生仍然仔细听、认真讲解,并根据老人所述情况,建议沈婆婆去做尿检和肾脏B超,以更好地判断老人身体状况。沈婆婆心里有了底。
文化礼堂内,一道道“文化菜”由村民们任意挑选,文化礼堂外,又有惊喜等着大家。这里,县新闻信息传播中心组织开展着“镜头传递孝心”活动,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现场免费拍照。沈婆婆在记者指引下来到拍摄场地。作好登记后,沈婆婆马上就坐到了拍照的椅子上。整理头发、衣领,指导坐姿之后,摄影师按下了快门。随着几声轻微的“咔嚓”声,照片就拍好了。
“婆婆,照片可以看了,要不要看看呀?”沈婆婆刚想离开,摄影师叫住她,并让她看自己的照片。照相机里,沈婆婆清秀精神,笑容和蔼。沈婆婆连声说“拍得好”。
在礼堂的右边,是教体局带来的一些设备,是给大家做体质测试的,内容涉及肺活量、身体柔韧度、反应灵敏度、握力测试等等,吸引了不少人前去体验。今年82岁的吕保桐在一台反应时测试仪前停了下来,了解了测试方法后,就把手掌放在测试仪上,做起了测试……
晚上,沃洲明珠艺术团送去了一整台晚会,传统戏曲、变脸等精彩的演出,让村民们乐享了一顿“文化大餐”。
拔茅村妇女主任求翠凤说,“阳光文化进礼堂”这个活动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村民们都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