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新闻网记者综合报道日前,记者接读者报料,来到双彩乡上贝村探访。从上三高速双彩道口下来后,没走几步就来到上贝村月亮桥附近,看到一条小溪从上贝村大坑湾自然村流下来,并入了左于江双彩段。记者顺着这条小溪逆流而上,果然看到了不少垃圾。
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大坑湾自然村是一个只有六七十户人家的小村庄。记者穿过上三高速一个隧洞,来到大坑湾下村,看到村口有一个小型垃圾倾倒处,一堆由各种生活废弃物组成的垃圾撒落在溪边。小溪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河床上零星地散落着一些塑料袋、泡沫板、洗洁精瓶和编织袋等垃圾。
刚从山上采茶回来的吕大伯告诉记者,这条无名小溪发源于包公庙水库,从下宅电站流下来,在上贝村月亮桥附近并入前溪江(即左于江双彩段)。以前,村民们将生活垃圾直接倒入小溪,让流水冲走,但自从几年前开始实行农村保洁制度后,现在已经没有人直接往河道里倒垃圾,小溪清爽多了。但由于村中一个公共厕所的化粪池污水排入小溪,村民们觉得不卫生,已不再在溪水中洗衣洗菜了。
记者溯着小溪来到大坑湾上村,只见竹影婆娑,老树横斜,瀑布飞溅,鸭子嬉戏,风光更加秀美。但仔细一看,石缝中嵌着一件破衣服,一只塑料袋在水中“跳舞”,一座石桥下面丢着一柄破雨伞……河道上的垃圾虽然体量不大,但断断续续地仍不时可见。来到一个紧邻小溪的公厕旁,记者没有看出什么端倪,但村民张大爷等人的话,又一次指出了“化粪池污水直接排入小溪”现象的存在,请相关单位予以核实。
这条清澈的小溪,既是澄潭江上游的一个支流,也是大坑湾村民的“母亲河”。如果能让河道中的垃圾“消失”,能截断生活污水,村民们的生活将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