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冬季非汛期,了山坑的水量很少,有些地方已露出河床,一群大白鹅悠闲地在水中嬉戏。旁边还丢弃着喂养鹅的一大堆白菜叶和一个装满胡萝卜丝的塑料脸盆。记者所站的桥头边就是一个垃圾房,正好来倒垃圾的两位村民告诉记者,垃圾房离坑近,风大的时候常常会把一些垃圾吹入坑里,村民为此用一块短木板挡在垃圾房门口,但还是会有“漏网之鱼”掉进坑中。村民还说,因为养鹅,有些人就直接把剩菜剩饭扔进了山坑中,严重破坏了河道清洁。在桥头上,记者发现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已褪去颜色的两行字:保持河道清洁,严禁乱扔垃圾,时间标注着2013年6月,显然这块牌子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随后,记者分别查看了山坑的上下游。沿着上游走了300多米,沿路都能看到垃圾,风一吹,垃圾很容易飘进坑中。而在下游,了山坑与莒溪坑汇合在一起,沿着莒溪坑一路走去,记者发现莒溪坑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较明显,时不时还能看到漂浮着的塑料泡沫块等垃圾。莒溪坑边也竖立着一块河道整治的公示牌,上面清楚地写着整治要求及内容:清理河道垃圾、淤泥,清理处置河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行为……但从记者看到的现象来说,治理效果并不明显。
记者希望,有关部门能做好监管工作,督促河道清理,加快河道治理进度,早日让河道恢复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