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实在抽不开身,青年民警沈张明有近一个月没有回家了。偏偏这个时候,母亲电话打来说父亲病危,随时都有可能离去。是继续做完手头的工作,还是去看父亲,沈张明选择了前者。
沈张明今年25岁, 1月份从浙江警察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县公安局镜岭派出所工作。派出所总共7位民警,沈张明是年纪最轻、工作时间最短的一个。
考虑到沈张明在警校学的是治安学专业,到所里报到后,所长吕晓东决定让他分管8个村,直接上手处理治安纠纷和各类治安案件。
“年轻人嘛,主要是想看看他是不是有真才实学,能不能挑担子。”吕晓东说。
沈张明接到任务后,不慌张也不犹豫,马上开始一个村接着一个村去跑,跟着老民警去学习如何同老百姓打交道,如何让村民尽快接纳自己这张陌生的面孔。他还把在警校学习的知识,充分用在工作中,别的民警能够做好的工作,他花费成倍的时间也要做好。
今年4月初,县公安局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基础信息大采集活动,基层民警的工作强度一下子加大了很多。作为一名新警,沈张明工作熟练程度自然无法跟老民警相比,有时候做一份笔录的时间可能是其他民警的两倍,但是他肯钻研,利用下班时间抓紧学,让所里的领导和民警都对他刮目相看。
派出所副所长朱海霖这样评价沈张明:“他虽然速度慢一些,但是工作激情高,对待群众既热情又耐心,这是一个年轻民警最可贵的地方。”
沈张明家住绍兴市柯桥区,参加工作后,他回家的次数寥寥可数。尤其是县公安局集中开展基础信息大采集之后,沈张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一趟。
沈张明的父亲2年前便身患重病,最后一段时间更是卧床不起,担心影响儿子的工作,老沈从来没有打过电话催儿子回家。
4月18日,看到儿子有近一个月没有回家,沈张明的母亲打电话进行试探,看看儿子能否抽空回家一趟。
当天正好是周六,但沈张明还在村里进行信息采集,接到电话后,本想着第二天回家一趟。结果当天下午,他的辖区发生一起打架纠纷,打架双方都住进了医院,双方家属互不服气,声称如果派出所不解决好,就再打一架。
沈张明连夜赶去医院谈话,做通了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第二天又马不停蹄地到村里调查取证,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工作上争分夺秒,个人的事情却一拖再拖。沈张明周日回家的计划泡汤了,他想着再找合适的机会向所领导请假,但是看到同事们忙碌不休,他又多次欲言又止。
直到4月23日清晨,一个紧急电话打来,看到手机显示是母亲号码的那一刻,沈张明紧张地从床上跳了下来。果然,父亲在睡梦中去世了。
接过电话,沈张明像孩子一样大哭起来,只好忍着悲痛向领导请假。赶到父亲身边后,沈张明一边哭着一边说着对不起。
“自从当上警察后,父亲一直都以我为骄傲,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总是叫我专心工作少回家。”昨天,沈张明告诉笔者,“我是因为工作才这么做的,相信父亲不会怪罪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