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关注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访国画爱好者陈伯安
~~~访国画爱好者陈伯安
~~~访国画爱好者陈伯安
 
2015年05月18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墨润情 振笔写意
访国画爱好者陈伯安
  新昌新闻网记者 张佳妮

  5月15日,陈伯安中国画作品展在县图书馆展出,这也是陈伯安的第四次画展。此次画展共展出作品97件,题材涉及山水和花鸟的各种画风,展期10天,展出第一天便吸引了众多国画爱好者前来观赏。

  无法割舍的绘画情缘

  陈伯安家住南明街道东溪社区,是绍兴市美术协会会员,今年67岁,他从小便对绘画有着莫名的钟爱,13岁拜师商敬城学习花鸟画。幼时正值动乱年代,老师教他画画的时间很少,且苦难与清贫也总是如影随形,但仍然没有泯灭陈伯安对艺术的渴望与执着追求。

  因为兴趣,陈伯安开始搜求各种绘画作品,得到的第一幅画便是徐悲鸿的“马”。“虽然是张印刷品,但还是被惊艳到了,兴奋了好几天。”陈伯安说。凭着对艺术的敏锐触觉和锲而不舍的苦学精神,陈伯安开始观摩练习各种名家大作。“徐悲鸿、张大千、李可染……大概收集了有100多幅了,虽都是些赝品,但每次一得到我就会像傻子一样闷头画,一画就是两三个月。”此后,陈伯安的画画风格也从单一的花鸟向山水转变。

  陈伯安在原新昌水泥厂上过班,也自己开过广告公司,但由于画画的开支很大,除去一家老小的日常开销,能余下来买笔买纸的钱寥寥无几,陈伯安歇歇画画,却始终没有放弃。“最长的时候歇了三个月,心里头那个急呀,就怕手生了。”陈伯安笑着说,“上班的时候我利用休息日偷偷跑到乡下修皮鞋,这在当时是不允许的,没过多久就被发现了。可我就是喜欢画画,一门心思就是想着怎么赚钱,怎么买画画工具。”

  众所周知,搞绘画的,才气、灵气、悟性等很关键,陈伯安可以说是无师自通走上绘画道路,可见他的天赋、才气非同一般。他自己也坦承,虽然画得不见得多好,但就是喜欢,仿佛天生就是为画画来到这世上的。

  追求艺术的漫漫长路

  小桥、溪水,池塘环抱,山石渐退渐远,烟云缭绕,杂木丛树掩映其间……一幅幅气韵生动的中国画高悬于室,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一个墨韵淋漓、气象万千的世界。陈伯安的作品把当代的山水风情与古典的审美情趣相融汇,吐纳于宣纸笔墨之上,给人一种特别的文人高雅气质,这种气质源于画家的胸怀,亦源于生活而多宁静野逸之态,典雅大气,自得天趣。

  谈及中国画,陈伯安有他独到的理解。他说,中国画最大的特点是意境丰富,笔不到意到。“画八分,其余两分让别人自行体会。”陈伯安说,“这一直是我在追求的。”他坦言,从绘画中他获得了太多的乐趣和收获,因为每一次创作的过程,对他来说就是一次自我入境、陶醉的过程,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也是陶冶情操、自得其乐的源泉。如今,退休后的陈伯安虽然有了更多的时间钻研画作,但身体却大不如前,但依然刻苦如初,每日必画,用他的话讲就是“有笔、有纸、有墨、有景人生惬意”。

  “日月随年华共长,光阴与汗水同流。”这是陈伯安五十余年来勤勉作画的心境写照。在评价自己的画作时,他认为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画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说,他的艺术探索之路还十分漫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快讯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关注
   第05版:城乡建设
   第06版:新昌卫计
   第07版:文学副刊
   第08版:生活资讯
水墨润情 振笔写意
“走进森林”全国绿化模范县创建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广告
今日新昌关注04水墨润情 振笔写意 2015-05-18 2 2015年05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