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调腔是我国最古老的声腔之一,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怎样传承保护新昌调腔,让“中国戏曲活化石”更有魅力和活力?最近,新昌调腔保护振兴计划出炉,将推动新昌调腔重新走上复兴之路。
新昌调腔保护振兴将坚持三大原则,即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加大调腔艺术的抢救性保护力度,抓紧传统剧目的复排与现代戏的创排工作,融时代元素于古老调腔;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落实调腔保护振兴专项资金,建立激励机制,拓宽演出市场,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繁荣;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双效”并举,充分发挥调腔艺术在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优势作用,面向演出市场创造经济效益,促进剧团健康平稳发展。
围绕建设文化强县和“两美”新昌总目标,我县将把新昌调腔保护振兴计划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面推进调腔保护与发展,在精品创作、人才培养、艺术传承、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逐步增强文化传承和精品创作能力,不断拓宽演出市场,扩大新昌调腔社会影响力,力争剧团跨入省重点院团行列,使新昌调腔真正成为新昌文化的“金名片”。
对照要求,我县将加大调腔精品创作,复排目连戏《目连救母》、元杂剧《北西厢》和《汉宫秋》等一批经典古剧目,重新打造《闹九江》等一批经典剧目;培养优秀调腔人才,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定期招收培训一批新演员,重点培养一批骨干人才,力争培养出在戏曲界有影响的调腔名家;培育调腔演出市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奖励补助等措施,创新调腔演出方式,让调腔走近观众;深化剧团内部改革,探索机制体制创新,提升剧团管理水平,积极推进用人制度改革,稳步实施分配制度改革,大胆引入市场运作模式;开展调腔普及教育,推进调腔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进企业、进礼堂等活动;抢救保护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散落于民间的调腔古抄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