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环保之窗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16年04月22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昌:生态与发展并重的美丽山城
(俞臻 摄)
(杨秋玲 摄)
(吕远 摄)
(俞臻 摄)
夜间排查
寻找新昌江油污来源
采集水样
  3月30日,国家环保部授予20个市(县、区、旗)“国家生态县(市、区)”称号,这其中就有新昌县。所谓国家级生态县,是由国家环保部授牌表彰,对各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的命名认可,是践行科学发展的品牌象征、综合实力提升的荣誉奖章和正确政绩观的绿色奖杯,是反映一个县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金字招牌。那么,我县在生态建设上都取得了哪些成就,是怎样做到既保护了生态,又发展了经济呢?

  A  生态立县成绩卓著

  多年来,我县坚持“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不断的摸索中,走出了一条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路子。从2005年的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到2010年被命名为浙江省第三批省级生态县,再到国家级生态县……“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新昌用短短10年的时间,用一次次的蜕变,有力地证明了生态立县的决心,也填补了绍兴市国家级生态县的空白,成为名副其实的绍兴市生态第一县。山清水秀、风韵雅致的“天姥圣境”,公众生态满意度名列绍兴市第一的中国十佳宜居县城,正在向世人展示着生态立县的卓著成绩。

  近年来,我县以“五水共治”“五气合治”等重点工作为抓手,以污染减排为核心,以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为目标,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响了生态建设攻坚战。2014年5月,新昌列入省级“五水共治”体制机制建设试点;2014年9月,成为浙江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2014年12月,入选“浙江最具魅力新水乡”;2015年1月,捧得2014年度全省“五水共治”优秀县(市、区)“大禹鼎”……随着各项生态环保工作的有序开展,我县正走上一条生态好、产业强的发展之路。

  目前,新昌江、澄潭江、黄泽江及重点库区的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均超过环境功能区要求,黄泥桥、田东、石桥头等三个省级交接断面水质初步考核为良好;长诏、水文站、黄泥桥、棠村、田东、石桥头等6个市控水质考核断面初步考核为优秀;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乡镇饮用水源地、巧英水库、门溪水库水质达到二类标准。2015年,我县全年空气自动监测站累计监测有效天数360天,AQI(空气质量指数)为优良的有307天,优良天数比例为85.3%;PM2.5均值浓度为44μg/m3,与2014年相比优良天数比例上升0.5%,PM2.5均值浓度下降了2μg/m3,真正实现了天蓝气清、山明水秀。

  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市民的生态满意度,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也带动了新昌旅游业的发展。2015年,大佛寺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资源与景观质量专家评审,十九峰4A级景区和十里潜溪省级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旅游总收入增长13.4%,新昌正逐步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B  水气同治共护生态

  2009年起,新昌三江出境交接断面水质获省政府考核六连优,是浙江省惟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这与我县在“五水共治”方面坚持水岸同治、标本兼治、全民共治是密不可分的。

  通过对垃圾河清理、黑臭河治理、违建拆除工作进行拉网式排查,2015年全县深化治理河道341.75公里,清理垃圾341.4吨,清淤15万方,关停拆除畜禽养殖场64家,非法制砂点全部关停;通过加快“五水共治”项目推进和体制机制创新区建设,共安排了86个治水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27.76亿元,“五水共治”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完成投资28.92亿元,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BOT项目已经顺利签约,河道保洁、集镇保洁、垃圾中转站管理、村垃圾清运等也逐步尝试市场化运作;通过严格落实“河长制”,建立河长巡查制度、河道警长制,已化解不稳定隐患26个,处理涉水违规违法行为107起。

  目前,县级、乡级河道的认养工作已全部完成,全县建有411支“村嫂护河队”,定期开展村嫂宣传监督志愿活动,部分学校还成立了“春泥监督队”,“小手拉大手”带动每个家庭自觉参与治水活动。我县还定期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测和检查,规范保护区的各项保护措施,完善应急预案等长效保护机制,并重点加强对长诏水库饮用水源地的保护。2015年,长诏水库水源保护执法中队共开展禁泳、禁钓检查330余次,警告和制止钓鱼、游泳等违法行为990多次,督促库区村做好生活垃圾处理和保洁工作,有效推进了库区周边村垃圾保洁长效机制建设。

  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怡人已是新昌的常态。在“五气合治”方面,随着相关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制定,我县还配套出台《新昌县“五气合治”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分工及相关工作制度》、《新昌县“五气合治”工作年度考核办法》等工作机制,并研究出台了燃煤锅(窑)炉淘汰改造工作实施方案、黄标车淘汰实施方案、黄标车淘汰补助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有力推进各项工程的实施。

  2015年,全县淘汰小锅炉139台(其中禁燃区22台、印染企业5台),完成市下达的锅炉淘汰任务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创建;淘汰黄标车2202辆,完成率100.4%,受理黄标车淘汰补助车辆1400辆,补助1324.7万元;完成6家涂装企业VOCs污染整治和2家化工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改造;2015年列入矿山整治的4家企业1家已验收,3家停产;基本完成城区餐饮油烟整治,新增油烟净化设施48家,油烟净化装置配备率由71%提高到91%。同时,我县还开展了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清洁交通、扬尘治理等工作,并推进秸秆禁烧和矿山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

  此外,我县还对新验收企业及时核发排污许可证,以环境统计和经环评审批企业为基础,初步建立排污权指标基本账户,并试点排污权交易。目前,我县已核发排污许可证180本,排污权指标基本账户共有企业197家。从2015年1月1日起,新(扩、改)建工业项目新增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有偿取得,已累计进行排污权交易89家,交易金额101万元。新昌县排污权储备与交易中心已成立,下步将继续推进排污权市场化交易,尝试排污权抵押贷款。

  C  转型升级激活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县始终坚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生态县建设的核心任务,优化产业布局,推动集约节约发展,坚持依靠科技发展,引导绿色转型。

  做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两大战略性支撑产业,培育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若干潜力产业,大力发展航空装备、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新兴产业;坚持“亩产论英雄、科技定去留”,组织开展企业综合评价分类管理工作,加快推进腾笼换鸟,加快低小散行业整治,实行科技导向的差别化用地价格机制,倒逼企业提升工业用地容积率;发挥科技创新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中的桥梁转化作用,抓好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出台扶持机制;抓好企业(校企)产学研对接,编制技术课题需求、技术类项目合作等五张清单……

  在这一系列的举措中,我县各方面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强力推进,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新和成公司每年投入到研发当中的经费占销售比重达5%,拥有60多项专利授权;浙江医药拥有257个专利、100多个自主知识产权;万丰奥特投资55亿元建设高科精品园和攻占工业机器人高地,出资15.2亿元收购了全球一流镁合金生产企业加拿大Meridian公司,进入新材料领域,工业机器人畅销市场;日发精机已拥有飞机零部件生产及装配能力……

  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县生态环保工作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市环保局的统一部署,以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持续提升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继续推进五水共治、五气合治,创新管理方式,强化执法监管,推进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落实最严执法和最优服务,促进“两山”理念进一步落实,同时也为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昌新闻网记者 程哲 通讯员 俞丽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快讯
   第03版:民生
   第04版:环保之窗
   第06版:新昌风景旅游
   第07版:时尚生活
   第08版:健康资讯
新昌:生态与发展并重的美丽山城
今日新昌环保之窗04新昌:生态与发展并重的美丽山城 2016-04-22 2 2016年04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