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快讯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露天粪坑多 垃圾时可见~~~
露天粪坑多 垃圾时可见~~~
露天粪坑多 垃圾时可见~~~
露天粪坑多 垃圾时可见~~~
露天粪坑多 垃圾时可见~~~
露天粪坑多 垃圾时可见~~~
露天粪坑多 垃圾时可见~~~
露天粪坑多 垃圾时可见~~~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露天粪坑多 垃圾时可见
“左岸花乡”东郑村锦上需添花
  新昌新闻网记者综合

  “因为你,因为一片泛滥的紫,一个名叫东郑的村突然红了……”大市聚镇东郑村,因为种植了100多亩薰衣草,闻香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引爆了这个沉寂的小山村。因该村地处钦寸水库左边,故也被称为“左岸花乡”。但这个游客众多的“左岸花乡”的环境卫生情况如何呢?4月22日,记者赴东郑村进行了实地探访。

  在东郑村入口的百余米路两旁,是两排整整齐齐的竹篱笆,将郁郁葱葱的大片茶园隔开,让人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的魅力。但走入村口,在路的靠右侧,是一堆混杂着乱石的如同淤泥的垃圾堆,再往里走二三十米,在道路的左侧,一只没有盖的垃圾桶放置在西塘自然村的一农房边,而且这只垃圾桶“惨不忍睹”,靠里一侧的桶身已经破败不堪,桶内仅能容纳一半的垃圾。

  沿着村道,记者走进东郑村东坞自然村,走村串户,发现这里道路硬化,路面基本干净,垃圾桶也放置在路边,但在“东坞131号”附近的一处转角,墙边堆着砖头、旧瓦片,旁边横七竖八放置着用蛇皮袋包装的废旧酒瓶等3大袋垃圾。离此处不远的靠近村道的花木地上,也有一堆焚烧过的东西,灰烬里还有电灯泡、易拉罐、片剂包装、塑料制品等残留。而在靠近薰衣草基地的一处竹林里面, 有多达四五十只摩托车、电动车、小轿车的废旧轮胎,而几米开外,就是道路和水库。

  在走访中,记者还发现东坞自然村存在不少的露天粪坑,有的隐藏在农户后面,有的大模大样建在两排农房之间,有的更是几个露天粪坑“聚集”在一起。从相关迹象看,这些露天粪坑都在使用。当天温度并不高,但臭气已很浓烈,假如到夏天,臭气会更加强烈,蚊蝇会进一步增多。据村里的一位老农讲,由于附近没有公共厕所,所以现在村里的不少人家现在还在正常使用露天粪坑。

  记者以为,被誉为“左岸花乡”的东郑村,在“三治一提升”行动中,应该比其他村做得更加到位,更加出色。现在该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完工,可以心无旁骛集中力量抓好环境卫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展休闲旅游业,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让纷至沓来的游客感受到花香的气息和“花乡”的魅力,成为一个可以让心灵休憩、停泊的湖山驿站、花园山村。

  4月22日《今日聚焦》整改情况反馈

  《巧英乡三坑村水域环境需提升》一文刊出后,巧英乡政府高度重视,相关负责人和相关村主职干部当即赶到曝光点进行实地查看,并落实整改措施。

  近段时间,三坑村正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对庙前自然村的水沟清淤正在安排中。由于村民忙于挖笋,安排整理的人手不足。村民往水沟中扔垃圾和保洁人员在清理中将垃圾扫入水沟中的现象也确实存在。三坑村主职干部表示,这次曝光,除客观原因外,也说明村庄环境日常保洁确实存在不足之处,将在今后一一整改到位。

  下一阶段,三坑村将加快村庄环境整治步伐,进一步加强日常保洁,尤其是加强对水沟等村中卫生死角的保洁力度,探索形成环境保洁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共同营造更美、更净的水域环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快讯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关注
   第05版:经信之窗
   第06版:新昌警方
   第07版:健康资讯
   第08版:专刊
我省部署防汛工作
今年汛期气象灾害或偏重
金牌合伙人与明星微商受表彰
“左岸花乡”东郑村锦上需添花
中青班学员考察钦寸水库
工艺美术企业参展文博会
肿瘤防治科普宣讲下基层
广告
今日新昌快讯02“左岸花乡”东郑村锦上需添花 2016-04-25 2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