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没回家,入城口变得高大上了,连家门口的乡道也大变样了。”上周六,在杭州一家设计公司工作的潘利军带着家人回到老家城南乡韩妃村,从下高速驶入南复线起,他便对沿路的风光赞叹不已。
“新胡线是我回家的必经之路,这里是出了名的弯道多。”汽车驶入新胡线后,潘利军便摇下了车窗,随着一股清新的山风吹进车内,潘利军笑着向身边的妻子夸赞道:“你看看,以前你还嫌弃回趟家头晕脑胀,如今弯道不仅改宽了,原本沿路猪棚厕所那些异味也没有了,我看我们家门口的这条路,开起来倒有几分风景区道路的感觉。”
“回家的路变化太大了,原先两边破破旧旧的茅草屋也不见了,而且环境更美了。”有同样感受的还有老家在儒岙镇上的朱勇,他告诉记者,去年年底自己结婚时,婚车队伍开的就是104国道,沿线的变化让家人和朋友都羡慕不易。
伴随着一路风景回到老家,短暂小住一天后,潘利军又伴随着这一路风景再次回到了杭州。对于此次回家的感受,他感慨,以后得多带同事好友来自己家乡看看,因为这条“回家路”像是进行了一次华丽的“蜕变”,成了他们这些离家工作者们心头别样的“乡愁”。
其实一问经常出入的村民便明白,这份“蜕变”并非偶然。2016年,城南乡、儒岙镇被列为率先创建“美丽乡村公路示范乡镇”的两个乡镇。两个乡镇把创建作为美丽新昌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县公路部门的帮助下,通过路肩、边沟硬化、急弯改造、交安设施完善、沿线植被绿化与特色亮点建设,全面提升了乡村公路路况和环境。据统计,两乡镇实施沿线绿化面积近4000平方米,完成路面整修130处3770平方米,沥青路面灌缝47.8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病危桥梁修复加固12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