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能献血?
1.患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的患者。
2.与上次献血时间间隔不足6个月的。
3.体重过轻或过重的。
4.月经期的妇女,分娩及哺乳期不满1年的妈妈。
献血前做什么准备?
1.献血前不要服药、不饮酒。
2.献血前一天保证充足睡眠,不做剧烈运动。
3.献血前两天饮食清淡,少脂肪。
4.如果曾经献血,需确认两次献血间隔已满6个月。
献血有哪些步骤?
1.献血登记:携带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
2.刷洗手臂,磺酊消毒。
3.采血前核对:回答采血人员问题,如“您叫什么名字”“您是什么血型”等。
4.采血:躺在采血椅上,保持倾斜姿态,穿刺前请紧握拳头。一旦采血针刺入静脉,拳头作握紧——放松动作直到采血完毕。
5.止血:采血完毕按住血球至少5分钟。
献血要空腹吗?
不要。不同于医院生化检验项目。献血空腹可能导致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甚至晕厥等。献血前必须进食且注意清淡。
献血后要注意什么?
1.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2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不要被不洁物污染,不要在此部位搓揉。
2.个人活动要适度。献血后当天不进行体力劳动,不从事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活动。
3.补充营养不要过量。可进食新鲜蔬果、豆制品、奶制品、鱼虾肉蛋等。
4.喝水要比平时多,不喝咖啡或酒。
5.不要待在过热的环境中。
亲属之间能相互献血吗?
不建议。直系亲属之间输血,可产生一种叫移植物抗宿主病,攻击患者免疫系统。目前,虽然用辐照技术可以防范该后果,但直系亲属血液仍存在致亡危险,所以应尽量避免。
献血的量相对于全身血液来说算多吗?
不多。通常一次性献血200毫升,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4.2升-4.8升,献血量仅占全身血液的5%左右。对健康人来说,不会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献血会降低免疫力吗?
不会。白细胞的确与免疫力有关,但并不是决定免疫力的全部因素,就像这个月你被扣了200块奖金,不代表你就立刻穷了。
献血会引起贫血吗?
不会。献血只是人体可再生的血液量少量减少,很快就会恢复,而且会增强器官造血功能,有益人体白细胞的再生。
献血会上瘾吗?
不会。有些地方流行“献血后身体会不舒服,要不停献血才舒服”的谣言。其实,献一次血对机体造血功能的影响很小,是不会上瘾的。
会发生献血反应吗?
少数人会。首次参加献血的少数人会发生晕眩反应。原因很多,有的是精神紧张,有的是睡眠不够充足,有的是未进早餐,有的则是献血前过度疲劳等。
献血后如何补铁?
食补。补铁还是得靠动物肝脏、鱼类和禽畜类肉。蔬菜、豆类、谷类、海藻、蛋、奶酪、贝类中的铁都属于不容易吸收的非血红蛋白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