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街道地处新昌县城北部台地,大多数的村庄都建有太平塘,是村落的核心部位,也是童年乡愁的标志。但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太平塘泥沙半塘,蓄水不多,不仅脏乱,也发挥不了消防作用。今年以来,羽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根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立足治水“灭Ⅳ增Ⅱ”目标,实施“百塘大战”行动,坚持“一人一塘、一塘一策、一塘一景”原则,摸清底数、分类指导、系统治理、治管并重,全面整治农村坑塘小微水系,全力打胜劣V类水剿灭战。
1.摸清底细明责任。坚持全面排查、摸清底数,把劣V类水剿灭工作真正剿到点子上、灭到关键处。一是专项排查。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召开剿劣大会后,立即召开剿灭劣V类水工作推进会,专门印发行动方案,进行全面部署,按照各村自查、街道检查、挂联单位督查3个层面,全面摸清底数,累计摸排小微水体160余个,其中Ⅴ类水以下的有22个。二是落实责任。全面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各村是小微水系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村党组织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每个小微水体都有一名村党员干部管理,并在小微水体公示牌上一一进行公示。要求责任人认真履行职责,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清除污染源、清理垃圾和置换水体,按期完成治理任务。三是严格奖惩。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将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绩效目标管理,对成效不明显、工作不落实、不作为的党员干部进行严肃问责。对整治不力、没有按期完成整治任务的村,一律取消评比综合先进资格,并且不安排任何新农村建设项目及各类政府补助。
2.系统治理抓根本。坚持岸上和岸下齐抓、治标与治本并举。通过盯牢水中,盯住岸上,对不同类型的坑塘沟渠,提出不同的治理标准,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一是污水纳管。对农村生活洗涤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水等进行全面收集处理,实现应纳尽纳。重抓畜禽养殖污水治理,实施农村畜禽涉水养殖违建专项清理行动,摸排涉水违建20多个,累计拆除1500余平方米,从源头上对畜禽养殖污水加以控制。二是垃圾清理。对坑塘沟渠的垃圾杂物进行全面清理,截断污染源,并结合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及分类处理制度,加强对太平塘水系的管护,确保清除后不再堆放垃圾。目前各村共有专职保洁员132名,垃圾清运员44名。三是塘底清淤。对太平塘及沟渠进行全面彻底清淤,整修岸坡,岸边植树绿化,对塘中污染水体进行处理并补充新水。截至6月底,全街道已累计清淤山塘水库60余口,清淤20余万立方米。通过治理,确保小微水体达到无垃圾、无污染、水体干净、环境整洁的基本要求,并保持雨季调蓄沥水的原有功能不变。四是重点修缮。对景观太平塘整治重点投入、重点治理。尤其是距离村庄较近,具有一定水域规模和水源补水条件的太平塘,拉高标杆,治理后水质达到Ⅲ类水以上标准,并通过合理配植观赏性水生植物、坡岸生态绿化,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积极开展“最美太平塘”评比活动,积极打造“水清、岸绿、景美”样板。五是系统治理。坚持把农村的太平塘及沟渠水系的污染治理,与“三治一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畜禽养殖污水治理等相结合,并把用水卫生、垃圾归桶、家禽家畜圈养、“门前三包”等纳入村规民约,以制度规范行为,做到长效保洁。同时,鼓励探索承包、租赁等多种新型管护模式,并逐一签订管护协议,真正做到标本兼治。
3.广泛发动造氛围。治水剿劣,宣传先行。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各种渠道,及时报道农村太平塘和沟渠等小微水系治理工作情况,对污染水环境的行为予以公开曝光,推动剿劣工作家喻户晓、入脑入心。一是把想说的“发”出来。充分利用“羽林之窗”微信公众平台,将其作为面向社会宣传治水剿劣工作进展、河道治理保护先进经验的主阵地,畅通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渠道。同时,在街道人流量密集处按放展板,悬挂横幅,在各村(社区)、学校设置宣传栏,做好日常宣传,营造全民治水氛围。二是把做好的“秀”出来。创新宣传方式,推出网络直播治水,用新兴的网络直播方式,传送治水实况,传播各村治水新办法、好办法,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向身边群众宣传治水理念,目前已直播8次,吸引1500余名网友观看,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栏目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三是把力量“聚”起来。针对各村治水剿劣任务重、资金薄弱等问题,积极寻找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一方面,实施“联村治水”行动,明确一个两新党组织结对认领一个村,村企结对,治水共享,目前已有17个村实现村企结对治水。另一方面,举行“红领巾助力五水共治,争当小小志愿者”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少先队员感受到五水共治带来的影响,从而动员亲朋好友和身边群众共同保护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