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后岱山村,垄垄的茶园绿满四周群山,郁郁葱葱;一村翠绿、一塘清水、一处广场与一幢幢整齐民居融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透出云上人家特有的诗情画意。
然而此情此景,搁在以前,村民们是想都不敢想的。这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是后岱山村两委班子带领党员干部群众,拆除违章建筑,美化村庄环境,经历了一场由内而外的链式“裂变”,变出了翻天覆地的“后岱山速度”,也变出了软弱落后村“凤凰涅槃”的新路子。
山还是那片山,村民也是从前那些村民,后岱山巨变因何而来? “因为一个敢想肯拼的好书记,因为一个团结实干的村两委!”村民们的答案,却是出奇的一致。
乡村振兴,关键看村级班子是否在状态、能否有作为。2017年3月村两委班子换届,在外经过商,办过企业,跑过销售的王国洋当选为村支书。而与他搭档的村委主任也是新选上来的梁伟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熟悉村情民意,两人都想改变后岱山落后的面貌,一拍即合,立即投入到了后岱山的建设中。
“我们不带头,有什么资格让老百姓配合?”这不仅是王国洋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更是他在实际行动中一直坚持的原则。村两委班子不等不靠、尽职尽责,团结群众,曾经落后的山乡一跃而起,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一副“烂摊子”,他们敢于担当、上下同心,顺利完成了乡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任务;他们一心为公,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村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村风村貌焕然一新。
上任那天,王国洋曾在记事本上写下“四个一”:一个梦,一条心,一根筋,一股劲。“我有一个岱山梦:让后岱山重新找回后岱山,让外出的乡贤愿回后岱山。我是为改变后岱山而来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担任村支书以来,王国洋每天五点起床,六点半到村,戴着一顶蒲凉帽,在村里一干就是一天,有时晚上十一二点都到不了家。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王国洋内心十分清楚,如果带着私心而来,夹杂个人利益,工作就做不下去。他上任抓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抓班子建设,抓风气正转,该立的规矩立起来。村两委班子与村民约法三章:不参与承包工程,不照顾亲戚熟人,不乱开人情口子,严格按规矩办事。村委办公室的一个防漏项目,被个别村委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包出去,他知道以后,自己拿出500元补贴给施工方,项目按市场价执行,超出部分村委概不负责。
如今的后岱山村,每天吸引着各类“观摩团”“观光客”组团上山取经、采风。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7月至今,后岱山村接待来客来访团队338个6088人次,各类访客、游客近5万人次。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践证明,一个好的班子,能带动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