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源头管理和综合治理,使“全年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要如何推进生态保护的常态化,彰显新昌宜居宜业的新魅力,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发表他们的看法。
2018年,我县出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30家,PM2.5均值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达到90.6%。县人大代表、七星街道上礼泉村村委主任章正祥说,近年来,我县空气质量有明显向好趋势,平时看到蓝天的日子也越来越多。但是,打好蓝天保卫战是一场持久战,要全面深化节能减排,努力促使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做好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设备的整治、淘汰。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可以在一些污染源头附近设置监测点,并在显眼位置设立明显的标识标牌,明确检测人、责任人,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可以在江滨公园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设置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几个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情况,让检测数据更透明公开,也更加被群众所认可。对企业存在偷排行为的,一经查实,严惩不贷,让其为污染环境付出该有的代价。除了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外,餐饮行业也要进一步做好油烟排放的无害化处理,开展一些专项整治和宣传活动,同时,加强对煤饼等高污染燃料使用的长效监管和源头控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等。作为普通市民,也是可以作出自己的贡献的,比如,可以减少汽车使用次数,能步行、骑自行车代替的,就尽量不开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少对空气质量的污染。
说起打好蓝天保卫战,使全年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县政协委员、绍兴市园林建设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何孟荣说,近年来,我县建设项目比较多,比如旧城改造、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杭绍台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大明市新区开发、国际并购回归产业园建设等,整个新昌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这是好事,但从环保的角度讲,要重点做好扬尘管控。”何孟荣说,针对建筑工地,要严格落实“七个100%长效机制”,推广使用自动冲洗、雾炮等扬尘防控新技术,全面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建立扬尘治理督查曝光机制,完善建筑工地扬尘管理考核办法,大力实施装配式建筑。针对拆迁工地,拆迁项目要落实先围挡、后拆迁,拆迁过程中要采取覆盖、洒水、冲洗地面、雾炮降尘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要确保‘黄土不露天’,对暂停施工的拆迁工地、暂不开发的场地,短时期的,对裸露土地进行适当覆盖,时间较长或尚不明确的,要进行临时绿化,确保不出现扬尘污染。”何孟荣欣慰地说,我县许多地方这项工作做得不错,比如七星街道,许多暂未开发的地块都做了临时绿化,铺上了草坪,既防止了扬尘污染,又美化了街景和环境。此外,也要加强对城市道路的扬尘控制,对渣土以及砂石、水泥等散装货物运输车辆进行密闭化处理,严肃查处携泥上路和存在“滴撒漏”的运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