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亚菲,今年50岁,是县社会福利院的普护组长。
今年大年三十,很凑巧地又轮到了我值班。算下来,这应该是我从事护理员工作五六年以来,第4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在院里过年了,因为到今年年底我将退休,所以这个春节我将和我的同事一起站好这“最后一班岗”。
2月4日,我跟往常一样,6点半起床,在料理好家里事情后,不到8点就来到了我直接负责的县社会福利院5号楼里。交班的同事告诉我,5号楼今天将有17位老人留在院里过年,其中有两名老人将由子女接回家吃完饭后再回院里休息,我在工作本上做了记录。
8点半,我便开始打扫留院老人的房间。通常,卫生间和房间的地面是每次打扫的重点,擦洗台面、清扫垃圾,这些都不能少。给老人们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不仅是老人生活的品质,同时也是他们老年生活的尊严。由于天气转冷,院里暂停了集体操,这让不用领操的我可以更方便地安排自己的工作,趁着晴天,我还清洗、晾晒了两位老人的衣物。
中午有15位老人在院吃饭,为尽可能照顾老人的喜好,每次正餐,食堂除了固定2个蔬菜外,会提供2个荤菜供老人选择,为了保证不打错菜并让老人吃到热食,我都会提前把打同一个菜的饭盒放在一起。10点40分,在核对订餐人数和饭盒数量后,我推车来到食堂打饭,递上饭盒、报出菜名、立刻上盖……10多分钟后,我推着车快速回到了5号楼。虽然送完1楼花去的时间也不长,但担心最后才送的2楼饭菜会变冷,我便一手拿2份,一次性送了2楼西侧4位老人的饭菜。由于早已习惯,所以手也没觉得酸。
除了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我还要确保老人的安全。这天中午,没见着528室的梁大伯,由于老人没接电话,在跟门卫确认了没有老人外出以后,我到梁大伯常去的1号楼找他,无果后,竟意外地在3号楼活动室见到了刚下完棋的老人,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所幸这是当天唯一的“突发情况”。
晚上,院里的老人们七八点种就睡了,我把走廊拖洗干净,又回到值班室里做好记录。23点左右,我接到了家里的电话,爱人开玩笑说要把年夜饭补回来。确实,这些年陪着家人的时间变少了,但电话的这头和那头,同样都是有情有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