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附近那堆长期占用公共场地的建筑垃圾终于被清理了,而且现在还有执法队员经常来巡查,有问题就解决,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日前,鼓山社区居民陈大爷笑着说道。
据了解,小区居民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得益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在社区设立的“城市管家”综合执法工作站。“执法队员真正走进小区、融入群众,与老百姓面对面打交道,满足社区和群众的需求,把管理服务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背街小巷,有助于解决小区治理的难点堵点问题。”南明街道鼓山社区书记张继东感受深切。
为服务基层群众、改善社区环境,县综合执法局在社区推行“城市管家”管理模式,派驻执法队员到社区开展社情民意调研,与居委会人员交流社区工作开展情况,从原先问题找上门到现在上门找问题,从原先的被动处理到现在主动服务的转变,将城管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不出社区,服务群众零距离。3月份以来,已排查梳理问题8方面,走访鼓山、城南等社区20余次。
县综合执法局先行先试推行城管执法派驻社区工作,率先在鼓山社区试点,派驻执法队员1名、辅勤员2名,对社区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予以回应,做到快速指派、处置和反馈,切实提高城市管理的“见管率、管事率”。今年来,已解决社区市容环境问题共150余个,受理各类信访举报投诉件同比下降4.2%,特别是市容类下降29.3%。
依托“新昌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微信群”,县综合执法局畅通社区与执法部门的沟通渠道,当社区工作人员将市容问题的图文信息发到群里时,联络员立即跟进,并反馈到职能中队赴现场查看。另外,积极协助社区开展联合整治,处理乱堆乱放、犬类管理、僵尸车等市容“顽疾”,减少夜间犬类扰民问题,提升社区环境和群众幸福感。
下一步,该局将本着“善谋善为,标本兼治”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城市管家”宣传教育、管理协调、防违控违、便民服务的四大功能,实现城管执法工作由被动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使城管执法根植社区、融入社区、服务社区,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