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22日,在远离新昌县城40公里的小将镇茅洋村马坑等这个群山起伏、名不见经传的山峦上,曾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血战。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英勇顽强、冒死拼搏,以最小的代价粉碎了拥有美式装备、力量数倍于我军的国民党正规军的疯狂围剿。马坑等战斗大捷,使敌人闻风丧胆,主力武装纷纷从新昌、嵊县、三门、天台、奉化撤离,为我浙东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在回山会师、建立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奠定了基础,有力地加快了浙东地区的解放进程。
为纪念新昌解放70周年,缅怀马坑等战斗英烈,今年4月12日,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新昌县关工委、新昌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行20余人,赴马坑等村开展“重走红色路——祭奠英烈、寻访战斗遗址”调研活动。
当日上午10时,调研组一行在马坑等烈士墓前,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祭奠仪式,缅怀在马坑等战斗中壮烈牺牲的王德林、奚小狗两位先烈。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东分会,县关工委,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小将镇党委、政府,茅洋村两委分别敬献了花圈。祭奠活动由新昌县关工委专职副主任朱玉润主持、小将镇政府驻村干部介绍马坑等战斗经过。
在祭奠活动中,巧遇从慈溪来的王德林烈士亲属,大家争先恐后询问烈士家庭情况。原县党史办副主任金式中同志向烈士亲属介绍了王德林在马坑等战斗中英勇杀敌的事迹,当年马坑等战斗的指挥者刘发清的女儿、浙东分会常务副会长刘建文与烈士家属作了亲切交流。
祭奠结束后,在马坑等村晒谷场上召开了“纪念马坑等战斗座谈会”。小将镇党委、茅洋村村长、县关工委、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等相关领导及马坑等村民代表,就更好地开发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史育人”作用进行了交流发言。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东分会会长黄先钢很有感触地说:“共和国从西柏坡走来,从全国各个根据地走来,也是从我们新昌马坑等走来。”“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在座谈会上,马坑等村民项晓寅还向大家介绍了马坑等战斗见闻,出示了当年战斗中遗留的不少子弹壳。
座谈会后,调研组一行在村长俞黎君和村民的带领下,斩荆辟路,翻山越岭,寻访了当年我游击队指挥所、机枪阻击阵地、烈士牺牲地等战斗遗址。
战争已经远去,如今的马坑等村满眼是群山叠翠、一片静谧。大家在寻访马坑等战斗遗址、聆听激战经过的介绍中,仿佛又回到那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年代,感受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精神。“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是先烈们的青春热血,书写了爱国主义最壮丽的诗篇。英烈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新时代闪亮的坐标,承载着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和平勿忘先烈,幸福铭记英雄,鉴于马坑等战斗的历史功绩和以史育人的现实意义,参加本次座谈会的与会者认为,完善马坑等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础设施,设立“马坑等战斗纪念碑”“马坑等战斗陈列室”、修通马坑等村的公路,以便人民群众缅怀和瞻仰,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