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作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决策部署后,我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围绕“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目标,出台《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实施意见》,启动了一场声势浩大且持久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我县委托浙江大学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提出“五区五线”的发展思路,重点打造丹霞风情、七彩烟山、天姥古驿、沃洲茶香、竹海水韵等五大示范区,并相继出台了休闲观光果园建设、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欠发达乡村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水利建设、万元亩产行动、农业两区建设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制定了县域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县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县域特色文化村保护与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各项规划紧密衔接,引领着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多年来,我县围绕“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整洁”的工作思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突出重点、连片整治、打造精品区域,一大批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脱颖而出,留下了一串串靓丽的足迹——2011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在新召开;2012年,启动“清洁家园”行动,编制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2013年,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规模型物业项目全覆盖,增强经济薄弱村的造血功能;2014年,完成县域村庄布点规划(2014-2030),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捧得了浙江治水大禹鼎;2015年,启动“三治一提升”行动,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
近年来,我县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相继进行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改造、农房登记颁证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工作,把农村产权“定”下来;在确权的同时,同步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让农村产权“活”起来;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政府主导、村级主体、部门协作、多方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投入机制,把扶农政策“统”起来,持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今年以来,我县集中财力、集中精力办大事,着重打造31个有基础、有潜力的重点村,大力发展“旅游+”“互联网+”“生态+”“文化+”等多元化的农村新型业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型,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型,从“环境美”向“发展美”转型,从“风景美”向“风尚美”转型,实现“居业游”共进、“产村人”融合,打造美丽乡村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