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佳妮
2019年8月12日8时50分,年轻的退伍战士、城东派出所辅警李安因营救落水群众,生命永远停住在了风华正茂的34岁。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李安还会一往无前地踏上那艘冲锋舟吗?这个问题,我们问过无数人,而所有人的答案都异常坚定:“一定会。”
出事那天,妻子董茜茜和儿子就站在岸上。当时,一家三口正在外面吃饭,吃到一半李安接到通知,就急急忙忙让妻子送他到救援现场,只是没有想到,丈夫救了那么多人,这次却唯独没有把自己救回来。午夜梦回,李安的那句“我马上就回来”久久萦绕在董茜茜的耳边,这是李安对她和儿子说的最后一句话。出事后,董茜茜在脑海中无数次设想过,要是当时自己任性阻挠一回,事情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可每次这样的设想都进行不下去。“想象不出来,因为让李安放弃救人,是绝对不可能的。”董茜茜说,“从加入救援队那天起,他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
李安的老家在南明街道仙桂村赤土自然村,村尾处有三间矮平房,房前狭窄的过道上,放着几张旧皮椅。父亲李学旗一连数日枯坐在长椅上,60岁的老人形销骨立。去年,李学旗因车祸住院一个多月,李安只陪了两个晚上就去忙工作忙救援了。家里装淋浴房,李学旗因腰伤一筹莫展给儿子打电话时,李安哭着向父亲道歉:“爸爸,你原谅我,最近真的连夜里也抽不出时间,你等我,等我忙完这一阵……”“他说自己是个不称职的儿子,让我理解他。我怪他,但我又不怪他。他心中有小家,更有大家。”李学旗噙满眼泪说。
李家的矮房旁有一口义井,相传是300年前村民们专门为过路人解渴所挖。从小喝着义井水,听着义井故事长大的李安,一路坚定舍身忘我的信念,负重前行。
18岁,李安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随部队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军用光缆施工、大型军事演习等多项活动;他曾经荣立战士个人三等功,入伍第二年即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五公里长跑记录至今无人打破。当时以李安的综合素质,是极有可能继续留在部队的。但不巧的是,那一年士官升级的名额特别少,整个连队也不过一两人。李安思前想后,主动向连队打了退伍申请报告。王银亮是李安当时的连队指导员,他至今都记得李安申请退伍的理由:回家照顾父亲和奶奶。“其实我们都知道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不想给连部添麻烦。他比谁都眷恋这身军装。”王银亮说,“退伍那天大家都哭了,李安也流泪了。我给他摘下肩章的时候,他冲我行了最后一个军礼,我看到他死死咬着嘴唇,眼睛通红通红的,我就知道,他舍不得离开。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他争,有荣誉的时候他让。”
27岁,李安经过层层选拔,成为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的一名辅警。从一名普通的辅警到辅警组长,身体力行地诠释着这个看似普通的职业不平凡的使命和担当。“他特别爱给自己‘找事儿’,一刻不停一刻不歇,工作之余,只要有救援任务,总顾不得休息就往前冲,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他见着我总爱笑嘻嘻地说,‘哥,有啥任务?哥,保证完成。’”“他家庭条件不好,吃穿都很简单,几乎不买衣服,但有一次募捐,他把身上仅有的1000元捐了。”这就是同事眼中的“安哥”:忠诚、坚韧、舍小家为大家……“无私与忠诚”是李安身上的一张标签。
家人的依赖和需求,李安心里都懂,但身上的责任不得不让他舍小家,为大家。李安走了,他的英雄事迹感动了全城。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李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彰显了优秀退伍军人的人生境界,展示了人民公安的良好形象。他用他的初心本色、乐观豁达、担当奉献、勇往直前诠释了他短暂而又闪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