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喽——”腊八节当天一大早,家住南明街道钟楼社区牛头岭脚下的一帮邻居们就忙碌了起来,熬粥、切肉、炒榨面……在邻里间的欢声笑语中,这个腊八节变成了“美食节”“邻里节”。
“百家粥”滋味甜美
红通通的煤炉生起来,十几只高压锅、电饭煲在炉旁一字排开,居民们分头从自家拿来不锈钢粥桶、长柄勺,洋溢着融融暖意的“粥棚”就“开张”了。阿姨、大妈们依次端起装满腊八粥的高压锅,倒进粥桶里,没多大功夫,半人高的不锈钢桶就装满了。
居民张师傅告诉记者,这一锅锅的粥,都是小区里热心的居民在各自家中提前熬好的,当天早上再倒到一起,加热后大家分享。为了煮好这一锅粥,热心的邻里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这些原料都是爱心单位送来的,像豆子、莲子这些要先浸泡过才能下锅,我昨天晚上8点半就开始在高压锅里煮上了,这样煮出来的粥才软糯,口感好。”居民陈阿姨一边搅动着桶里的粥,一边说。随着勺子的搅动,黑米、红豆、花生、莲子、红枣等各色杂粮干果上下翻腾,腊八粥特有的甜香慢慢飘散出来。
腊八粥咕嘟嘟地冒起小泡,越来越多的居民围拢来,你一杯,我一碗,围坐在圆桌前,喝着热粥,共话家常,场面温馨甜蜜。退休教师王阿姨刚从杭州女儿家赶回新昌,老姐妹们早就在微信上催她来喝粥了。她盛了一保温桶,打算带回家和老伴儿一起吃:“这下我连午饭也不用烧了,有这么一群热心邻居,真好!”
“团圆饭”温暖人心
一碗热粥下肚,心里暖和了,身上有了力气,邻居们又开始筹备中午的聚餐。杨阿姨把自家烧饭用的移动式炉灶推到活动场地,“小区里邻居聚餐,就推出来公用,大家聚在一起,热闹。”杨阿姨表示。
另一旁,热心的邻里们已经快手快脚做起了准备工作,白菜洗净切丝,榨面用开水泡软,再拌上酱油和花生油。五花肉头天晚上就已经腌入味,黄澄澄的蛋皮丝也早就切好,煞是喜人。
一切准备就绪,食材依次下锅,有人掌勺,有人帮忙,还有不少居民在旁边出谋划策:“加点盐。”“炒榨面火要小点,拿筷子来翻。”
不多时,香喷喷的炒榨面出锅,大家拿春饼一,剩下的便是大快朵颐:“这炒榨面‘货头’这么足,可以叫‘腊八面’了。”刚满17个月的小朋友肉肉也跟着爸爸妈妈来到聚餐现场,抓着半个饼筒,吃得兴高采烈。当晚,居民们又做了丰盛的晚餐,聚在一起吃了顿“团年饭”,欢乐的节日气氛从早晨持续到晚上。
南宋诗人陆游曾有诗云:“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从古至今,腊八节就是互赠腊八粥、共享邻里亲情的佳节。昨日,我县许多社区、单位、企业都弥漫着暖意,一碗碗暖心暖胃的腊八粥,被分赠到群众手上,爱心,在这个冬日里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