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改革创新为牵引,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作为科技部门,在新的一年如何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为新昌经济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日前,县科技局局长梁小平接受了记者采访。
梁小平说,科技创新已是新昌亮丽的金名片。2019年,全面推广科技创新“新昌模式”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专门研究总结推广新昌全面创新改革经验情况,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新昌科技创新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与进一步鞭策。新的一年,县科技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国家创新型县建设为统领,以“打造创新生态最佳县”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突破年”行动,围绕“重点工作争先进、重大项目创品牌、常规工作出特色、创新驱动求实效”的工作目标,重点实施打造以“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提升、产业升级助推、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环境优化、科技铁军锻造”为内容的科技新动能“六大行动”, 确保科技创新主要指标继续走在全省前列,进一步提高新昌科技创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梁小平说,在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行动上,科技部门将大力推行规上企业“五个全覆盖”,新增市级及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5家以上,开发省级新产品150项以上;确保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0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突破600家。在实施创新平台提升行动上,争取省级高新园区升格为国家高新区,推进境外并购产业合作园、高端科创园、海创园建设。运行好省级轴承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加快纺机、胶囊、智能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培育特色产业众创空间,新增市级以上众创空间3家以上。在实施产业升级助推行动上,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实现技术交易额3.8亿元以上。完善精准招商机制,借助新昌杭州紫金科创港招商引智平台,引进科技成果6个以上、创新团队4个以上。加快农业科技供给侧改革,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0项以上,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争创省级综合体。
梁小平说,在实施开放合作协同行动上,科技部门将切实深化区域科技合作,借“京·新科技直通车”“海上院士讲坛”等渠道,加强与京沪杭甬的全面科技合作,吸引优质创新资源向新昌集聚。实施产学研合作“百企联百校”专项行动,促进校企精准对接,产业端与研发端有机融合,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以上。加大引智力度,引进高端海外工程师20名以上,创建外国专家工作站2家以上。在实施创新环境优化行动上,将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省级全创改革试验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继续举办好“5·31新昌科技日”系列活动,做响“中国县域创新发展新昌论坛”品牌。同时,还将实施科技铁军锻造行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扎实推进清廉机关和学习型机关建设,着力打造高素质科技干部队伍。深化“三服务”,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五联”制度,当好科技“店小二”,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梁小平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科技创新最根本的力量是人的因素,人才是科技创新根本动力。为此,科技部门将会同组织、人社等部门,在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育、支持企业建设高层次人才承载平台的同时,鼓励引导在新高校研究院参与新昌技师学院日常教学和科研活动,着力培育一批本地高技能产业工人和技术能手,为新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确保新昌科技创新再攀新高,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