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街道地处新昌城北,辖区内既有沿104国道而建的村、社区,又聚集着一批上市企业与中小微企业,此外还有新昌经济新增长极的大明市新区。放眼上半场,街道用科学有效的举措和严防死守的决心筑起疫情防控坚实堡垒;聚焦下半场,街道更将复工复产作为关键一战,将经济社会发展拉回正轨,吹响高质量发展集结号。
“我们既要抓好疫情防控,更要在此基础上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羽林街道党工委书记丁爱锋表示,街道将继续全力以赴,抢时间、拼进度、谋发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
A 精准防疫,构筑严密基层防线
1月20日,羽林街道召开党政班子会议,次日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署会,并在随后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疫情信息摸排组、居家医学观察组等8个小组,细化分工,精准防疫。
“我们街道流动人口与外来人口都比较多,疫情期间居家隔离人员累计达470多人。”羽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胡立土介绍,通过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党员包户制度,疫情防控之初,街道就第一时间组建联防联控队伍42支,完成辖区内24240户住户、1402家工业企业、2409家商贸企业的摸排调查。
深入摸排为精准防控打下坚实基础。吕伟军是羽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也是防疫工作综合协调组组长。2月22日,湖北恩施返新的“新羽林人”牟先生从凌晨1点多进入浙江到早上6点多接近新昌,吕伟军一直与他保持微信联系。“我们前后进行三轮人员摸排,了解到他年前已回老家并计划节后返新。”吕伟军说,街道在全程密切联系了解其行程之余,还提前为他联系集中隔离点并安排入住。
严守“小门”,羽林街道各村通过中青年党员联户、村两委干部包队、村主职干部兜底的方式开展工作,各居委会则拉起一支党员广泛参与、志愿者主动请战的暖心战“疫”队伍。工作人员主动添加居家人员微信、留下电话,既做好物资保障,也做好心理疏导。此外,疫情发生后,街道快速反应,不仅全面关闭家宴中心、文化礼堂、宗教场所等公共场所,还科学进行出行管理,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卡口从“封闭管控”向“精准智控”逐步转变,交通卡口已于2月19日撤卡销点,其他卡口严格执行“健康码+白名单”通行机制。
“2月8日街道居家隔离人员清零。抗疫期间,街道未出现一例感染者。”胡立土直言,这让街道后续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拥有更硬的底气。
B 精心服务,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3月5日,位于羽林街道王家园村的合创机械有限公司内,14名工作人员正在各自工位上忙碌。“杭州博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研发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配合试剂盒使用的荧光定量PCR仪80%以上的零部件是我们提供的。”合创机械负责人俞振罡颇为自豪地说。
俞振罡坦言,能赶在“博日科技”要求的时间点顺利复工复产,多亏羽林街道的指导和帮助。原来,就在大年初二,俞振罡就接到“博日科技”的生产通知,希望他们在1月31日复工复产。但当时新昌防疫工作如鼓点般一阵紧似一阵,对于能否第一时间复工复产,俞振罡心里没底,只好向街道求助。
“辖区内还没有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先例,但考虑到企业的特殊性,我们决定向县指挥部提出申请。”羽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钢介绍,辖区内新昌制药厂、京新制药公司两家生产抗疫药品的企业春节期间没有停工,街道曾多次上门指导、督查企业的防疫工作,他们决定将这两家企业的防疫经验介绍给合创机械。随后,街道工作人员赶到合创机械实地指导企业防疫复工准备工作,备足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1月30日,合创机械通过复工复产审批;1月31日,企业正式开工。
羽林街道聚集着大大小小700多家中小微企业。为确保复工政策宣传到位,街道建立专门的企业服务交流微信群实时发布相关复工备案信息,第一时间在线答疑。开展“1+2”组团式服务,即街道一名副职领导加两名街道干部“一对多”上门为企业提供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截至3月6日,共开复工备案798家,已复工763家,规上企业全部复工,帮助企业累计解决超过20万只口罩需求。企业复工复产后,街道主要领导还带队就企业人才引进等难题进行走访调研。截至目前共摸排出10名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汇总上报至县委人才办后,将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定向招聘支持。
街道的“兜底”服务不仅帮助辖区内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商贸企业也逐渐实现复业。截至2月29日,街道复工电力指数96.82%,居新昌第一。
C 精彩战疫,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2月12日,羽林街道王泗州村党支部副书记石钰东和三丰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嘉宽因疫情防控期间表现突出,被街道党工委任命为党支部书记。
疫情发生后,羽林街道110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临时党支部、防疫志愿队,拉起一张严密的疫情阻击网。
1月21日,刚从街道开完部署会回村的石钰东得知,常年生活在武汉的村民俞俊赟一家六口于当天回到村里,并计划在正月为家中老人办寿宴。石钰东当机立断,电话联系俞俊赟并嘱咐他与家人不要外出,在家进行自我隔离。考虑到他们刚刚从外地返回,他又当起代购员,为他们买米买油买菜。石钰东的忙前忙后,俞俊赟与家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不仅配合进行隔离,还主动取消寿宴。
三丰村设有一个钦寸水库移民安置点,200多户移民在这里安下新家。陈嘉宽带着村干部第一时间上门走访动员、微信短信倡议共同防疫,他还书写醒目的防疫宣传标语,录制方言宣传音频,“花样”宣传防疫知识。在他的感召下,村民小组长、乡村医生、村里的年轻人甚至一些老人也主动报名到卡口一线,参加轮岗执勤。在战“疫”面前,全村力量拧成一股绳。
战“疫”一线,成为羽林街道磨砺干部战斗能力、考察干部综合表现的“试炼场”。
吕菊红是街道党建工作办主任,也是临江社区联系干部,为做好千头万绪的社区防疫工作,她把孩子交给父母,二十多天没见面;周少刚是街道党政办主任,作为后勤“管家”和联企干部,每日筹划协调物资发放,主动帮助企业做好防疫工作加快复工;联村干部王秀兰带领党员干部先后开展五轮逐户摸排工作,却把年近80岁的父亲交给家人照顾……
防疫期间,羽林街道第一时间打好“干部提拔+先进表扬+吸收培养”关爱组合拳。防控工作中,街道共有11名群众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干部潘云蓉、社区工作人员吕琰在防疫战斗中主动参与、带头作为,按程序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接受全面考察培养。
“人人敢担责,人人勇冲锋。”丁爱锋说,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经过全体干部群众的连续奋战、顽强拼搏,羽林街道交出一张高分答卷。
羽林时刻
1月20日 党政班子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
1月21日 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署会。
1月22日 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1月22日 坚持“1+1+1”原则,由羽林派出所、村(社区)干部和羽林卫生院医生组成工作小组,对隔离人员严格实行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1月26日 围绕“三清一管好”落实各项工作,全面开展摸排。
2月7日 增设重点人员管控组,抓好疫情重点区域来新人员、确诊和疑似感染对象密切接触者、“三返”人员的大数据分析、研判等工作。
2月14日 制定《关于做好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严格卡口管理,街道辖区内设岗191个,每个卡口配4名工作人员轮流值守,严格实行“健康码+白名单”机制。
2月17日 开展“1+2”组团式驻企服务,1名党政副职领导加2名街道干部“一对多”上门为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难题。
2月28日 摸排外籍来新、返新人员,防止境外疫情输入。截至3月6日,管控人员3名。
撰文 陈琪 俞颖颖 潘晓林 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