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人文新昌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20年07月27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道三关
关岭铺舍 (劳保良 画)
  吕士君

  从新昌越天姥山入天台,原是一条南朝元嘉六年(公元429年)永嘉太守谢灵运开通的古驿道,全长45公里,故又称“谢公道”。后世在这古道上曾有馆、驿、站、铺设施。至清时成为绍兴至台州的官路,由台入越之要津。沿途有山水之美,更有许多动人传说,文化史迹。几度沧桑,104国道建成后,驿路半成公路,历史上的肩挑、轿抬、骡马搬运,已被汽车所替代,但驿道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会墅岭的石级台阶,狮象关、黑风岭的山道,威震关、关岭头上虎狼关和铺舍等,仍留有古驿道的遗韵,有些古迹保留完好,给后人留下深深的遐思。

  狮象关

  出县城旧东门,经长丘田、黄婆亭,越下姆岭、小石佛岭,过桃树坞、刘门坞、班竹村口,可见会墅岭古道盘曲而上,这陡峭山路,当年曾难为了轿夫和肩挑背驮的农民。但今日之游客,在林木葱笼之中,徒步攀登这古道石阶,特有一番风味。

  爬上岭之腰部远望,可见林荫丛中有村舍点点,即芭蕉山村,村前有一峡谷,谷中流淌一条小溪,平时文静得很,要是雨天之后,这条小坑突然“活”了起来,怒涛翻滚,加上溪旁树影晃动,酷似一条百米巨鳗往上逆动,像是要冲破天庭,景象果然壮观得很。

  登上岭墩,即为狮象关关口,周围有天姥山系的狮子山、白象山等,故名狮象关。从这里眺望天姥群峰,朦朦胧胧,神神秘秘,难怪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备加赞叹:“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六十年代,会墅岭因其独特的地势、峻峭的山道,曾是电影《奇袭》的外景拍摄地,新昌的老年观众记忆犹新。

  岭墩的公路两旁还有些人家,即会墅岭村,村边有两棵古树,一为桂花,花开时,有“香半村”之誉;一为溪丐树,很有些年代了,树篰头处伸出一枝丫,竟酷似一尊观音像,故又称“树观音”,因生得奇妙,拍照留影者频频,使这险峻的关隘陡增了一份浪漫的气息。

  别看会墅岭是个偏远山村,但也曾留下了大旅行家徐霞客的足迹,明崇祯五年,他从天台万年寺下来,过会墅岭,然后在岭下的班竹铺舍宿了一夜。

  可惜在会墅岭已难觅昔日狮象关风光的建筑遗存,唯见路边一处岩壁上镌刻着“会墅岭”三个繁体字的碑文,这应该是个历史见证吧!但这三字碑太过隐蔽,匆匆过客是难以发觉的,恐怕只有我这等无事之人才能认真地瞄上两眼。

  威震关

  下会墅岭到横板桥时,从村西行500米光景,就到了天姥寺,从天姥寺上黑风岭,过岭墩之威震关下冷水坑、普济桥,这一段长达2100米的古驿道最有特色,1994年12月已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风岭脚之天姥寺,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元年(951年),由太寂禅师德韶建,初名天姥院。宋改名广福院。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易名为天姥寺。寺历经沧桑,至民国时期,尚存房屋24间,寺田百十亩。抗战时,国民党宁波防卫司令部有一个留守处设在寺内,1943年,日军来寺纵火烧毁部分殿宇。1957年,寺改为林业学校。1975年,旧存殿宇拆除,改作他用。寺内原有“李白梦游天姥处”古石碑一方,已佚。横板桥村民爱乡情切,经多方寻觅已找到几块残碑,弥足珍贵。天姥寺顶之莲花峰,数峰重叠起伏,若莲花盛开而名。寺对面有巨石一方,高百米,顶峰尖尖,村民呼之“石笋峰”。寺院前小溪潺潺,有“梦游桥”一座。

  过小桥,穿过一个路廊,就上了黑风岭,此长岭一色蛋石路铺成,两侧为牛头山、干娘弯等山竹丛林,岭墩高达海拔500米光景,山谷之风,呼啸而过,岭名“黑风岭”,恐由此而来。相传:小康王奔命于黑风岭时,后有金兵追赶,马蹄声声,他吓得躲进了树丛,不一会儿,忽然静寂,出来一看,只见一红脸虎将,手扛大刀,站立岗口,原来是公关显灵。于是在岗上便有了“关爷庙”,现遗址尚存。说是有这位老将威镇关口,路人大可不必为强盗、土匪出没而担忧。自然,这是古代村民一种美好愿望而已。不过,这里的人文古迹和关隘风光,足以令人留恋。

  虎狼关

  出冷水坑,过横渡桥、邮交铺村,步半小时蛋石路,就到了关岭头村,也就是古驿道上的最后一关,即虎狼关。这里自古就是军事要隘,历史上就颇有名气,《一统志》曰:“关岭,唐时置关戍守,岭由是得名。”关岭头地势险要,一条狭长的古道横贯南北,古道两旁则是重重大山。如果有兵将扼守在路廊口,确有“万夫莫开”的味道。那众多大山,有一座名“虎头山”,有一座名“狼山”,形姿酷似,甚是凶险,故关岭头又被百姓称为“虎狼关”,相传当年此关为防止倭寇入侵,曾立下汗马功劳,明代朱元璋部与张士诚部曾在此打过仗。不过此虎狼山也苦了戏班子,村里候王庙有座考究的古戏台,大凡有草台班子到关岭头村来演戏,开场前得加演一段“武松打虎”,要不然,就有虎狼出山作梗,戏就演不成了。这自然是大头天话,无非是戏班想显显身手,讨个彩头,让村民热闹一番而已。

  虎狼关也是古驿道上九个铺舍之一:关岭铺舍。走进砖墙圆拱门的穿路廊,里面还有多间古民居,应是铺舍旧址。铺北为新昌镜,铺南为天台境,路廊口立有一块两县的界碑石,古驿道风韵犹存,且保存得这么好,是难能可贵的。在铺舍邻近还有仙井、仙女居、棋盘岩、担水坵等古迹和风光值得游赏。

  这里有意思的是关口上的关岭头村,值得一玩,小村位于新昌和天台两县交界处,它既是新昌儒岙镇一个自然村,又是天台白鹤镇一个自然村。全村68户人家,其中新昌籍55户,天台籍13户,有王、章、陈、吴、徐、马等7个姓氏,两县乡亲世代杂居,情同手足。比如13户天台人家中有6位新昌媳妇,新昌人家中也有不少天台贤内助,因而新昌天台难分彼此,村里谁家盖房子,大家都去帮,谁家办喜事,大家都去喝老酒。

  两县的风俗习惯虽有差异,但因年长日久,耳濡目染,也逐渐“同化”。比如新昌以春节为大,贴春联、放鞭炮、做戏文,农历正月十四夜,则喝“亮眼汤”;天台人却以正月十四日为大节,重于春节,家家打年糕、裹粽子,家人都要回乡过年。现在却看不出多大差异,十四夜和春节都要热闹一阵了。

  但是因户籍关系,新昌和天台人享受的福利待遇难免出现了一些  区别。比如广播喇叭,是两县分装的,听广播时也得细心:是天台通知开会,还是新昌有事传达?比如天台村民的饮用水来自天台水井湾,新昌村民的自来水则引自新昌龙潭口;又比如读书,天台小孩到天台松关小学,新昌小孩则就读于新昌治国坞小学,虽然路程都不远,却各奔东西。更有意思的是:咫尺之地打电话得拨“区号”,新昌拨 “0575”,天台拨“0576”。

  在关岭头村,我曾到84岁的陈老夫人家作客,喝过她家炒制的山茶,确实清凉甘甜。陈老夫人是天台人,她从17岁起就住在关岭头,德高望重,我在她家小坐,不时有天台和新昌的小辈来探望老人家,可见两县乡邻的情谊之深。

  2003年初,我陪同著名画家、影视剧《谁主沉浮》美工师劳保良先生在新昌踏景,劳先生对关岭头特感兴趣,专门速写了一幅《关岭铺舍》,很有味道。(注:关岭头村的人口户数恐有变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社会民生
   第04版:周边动态
   第05版:新昌警方
   第06版:沃洲论坛
   第07版:人文新昌
   第08版:科普博览
古道三关
今日新昌人文新昌07古道三关 2020-07-27 2 2020年07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