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佳妮
炎炎夏日,她顶着毒太阳一个村一个村翻看垃圾桶,因为没有经验,好几次被经过发酵的“垃圾味”熏吐,皮肤变得易敏,喉咙时常嘶哑……她就是县建设局公用事业科副科长盛屹凌。作为一名女干部,她舍下光鲜的衣着,整天与垃圾为伍;作为一名临近退休的女干部,她不嫌脏不喊累,坚定地在垃圾分类工作中一路前行。
“垃圾分类看似简单,做起来很难,尤其需要老百姓打心底里接受。”盛屹凌说,垃圾分类是一项接地气的工作,一定得和老百姓多打交道。所以,几乎每周她都会抽出一两天往村里跑,叔叔、阿姨、伯伯地拉着村民话家常。“阿姨,你知道厨房垃圾要扔在哪个桶吗?”“绿桶里应该扔哪些垃圾呀?”只要村民回答对了,她就能乐得跟个孩子似的,觉得自己做出了一点点成绩。在接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2年间,盛屹凌跑遍了新昌的大大小小村落,从百姓口中获取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一手资料,并得到许多实用的意见建议。她将这些编写进文件资料中,参与制定《新昌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新昌县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集置点建设标准(试行)》等文件,为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总体规划和政策条件。她还参与编制生活垃圾前端投放、中端收运、末端处置的专项治理模式,加速了分类后生活垃圾处理的配套设施建设。
今年,我县计划推进3个生活垃圾分类省级高标准示范村、10个市级示范村和51个市级分类准确村的创建工作,在庞大的工作高压下,盛屹凌几乎没了休息日。11月7日,她拉着同事连续踏遍南明、羽林、七星和东茗等四个乡镇(街道)的重点村和项目村。在采访结束后,她又赶往沃洲镇,查看集镇周边环境,为迎接绍兴市生活垃圾分类达标街道(镇、乡)创建做准备。她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娘”,早上八点不到出发进村,晚上六点回到单位,一天在多个乡镇间穿梭,连着查看20多个村。“盛科进村几乎不找乡镇(街道)的领导,她说他们太忙了,我们发现问题后就直接发在群里,督促相关人员改正。”同事夏天形容盛屹凌“工作时像打了鸡血一样,一歇下来就蔫了”。“好几次两点过后才能在路边吃上午饭,好几次在辗转乡镇的路中,她疲惫地睡着了。”夏天说。
闻言,盛屹凌只是笑笑:“只要能为群众健康和城市文明做一点事,我就有很大的成就感。我们的工作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