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我县轴承产业供应链集采平台深受企业欢迎
~~~我县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有成效
~~~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勇军
~~~
~~~
 
2021年09月09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房变客房 乡村变景点
我县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有成效

  通讯员 俞帅锋

  东茗乡是远近闻名的茶乡,也是绍兴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先行试点乡镇之一。

  走进白云深处的东茗乡下岩贝村,只见村里人来人往,外地游客络绎不绝。“山中来信·乡悦云端”民宿店长张可忙得停不下来,她一边接听订房电话,一边又在网上操作客户订单。“整个暑假,客房一直爆满,现在再来订房只能安排到9月中旬以后。大部分客人是从杭州、绍兴、台州过来避暑的。”张可介绍说。

  得益于当地积极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政策,下岩贝村吸引了一批创业人才前来运营中高端品牌民宿。今年32岁的吴鑫鑫,几年前以每年1.2万元的价格租下了村里的闲置农房,打造了中端民宿“东眉悦居”,生意一直十分火爆。紧接着他又租了村里另外一户农户的闲置宅基地,投资500万元建造了他的第二家民宿“柒月”,装修高端大气,一开业就吸引了大批游客。“到了节假日,预订电话平均几分钟一个,生意太好了。”他表示。

  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下岩贝村民宿产业发展迅速,总数量达到24家,床位300余张。村里的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焕发了“新生”,农户们也有了固定的租金收益,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形成了“村民有租金,集体有分红,民宿有收益”的共赢局面。

  据了解,借着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东风”,加上当地得天独厚的乡村文旅资源,东茗乡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整村激活、项目激活、文化激活、业态激活等较为成熟的激活方式,积极创新实施多样化运营模式,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

  后岱山村将28幢连片的闲置农房,由村集体统一打包转租给第三方企业经营,打造了“记忆巷”景点,陆续开出了村味豆坊、青石居、红薯坊等特色小店,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东丰坑村石门坑自然村开展了“朝书幕画 诗溢石门”书画小村建设,由村集体统一收回10间闲置农房进行改造,统一出租给投资商经营,打造了“石门燕窠”民宿。

  东茗乡是我县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积极开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县通过空倒房整治、民宿经营、改造利用等途径,政府投资与引入工商资本相结合,实施改造项目450余个,激活农房42.58万平方米,带动集体和农户增收4000余万元。

  “我们将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大框架内,在‘三权分置’条件下,深入探索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贡献智慧和力量。”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社会民生
   第04版:法治之窗
   第05版:周边动态
   第06版:综合新闻
   第07版:人文新昌
   第08版:百姓社区
“三流合一”让企业降本增效
农房变客房 乡村变景点
盘活资源打开共同富裕“新空间”
农村道路启动升级
报头
今日新昌一版要闻01农房变客房 乡村变景点 2021-09-09 2 2021年09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