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婉晶
“双减”落地后,如何开展好课后延时服务,成为摆在各学校面前的一道课题。日前,县流动少年宫来到城南小学,开启助力“双减”,守护“未”来系列活动,为乡村学校开展优质课后服务探索更多可能性。欢乐的游艺项目、丰富的优质课程……孩子们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师们的陪伴下,体验了一段难忘的童年时光。
游园活动寓教于乐
各色游园活动是流动少年宫的亮点之一,每次送到校园里,都会受到孩子们的追捧。下午3点30分,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孩子们迫不及待来到操场,十余项寓教于乐的童玩游艺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哇,是卡丁车!我们快去排队!”“这个VR眼镜太神奇了,看到的景物像真的在眼前一样!”
“齐心协力”考验的是团队配合,“坚持到底”考验的是个人耐力,套圈、草地高尔夫对手眼协调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卡丁车、VR体验等“黑科技”项目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师告诉记者,为期两天的活动分年级开展,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发展,游园项目还会进行相应调整,确保每个孩子都玩得尽兴。“平常我们也会组织孩子们参与趣味体育活动,但是没有这么多专业设施,好在青少年活动中心把这些优质课程送到学校,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城南小学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
优质课程“流动”起来
操场上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教室内,同学们专心致志,仔细聆听兴趣课程老师讲授的每一个要点。“一定要找准‘花心’,才能做出正确的‘小花’。”三(3)班教室内,孩子们手持魔方,认真按照老师的示范,一步步学习三阶魔方还原方法。“我以前也玩过魔方,但是不懂复原方法,今天听了魔方课,感觉这里要学的知识真多呀!”孩子们眼中的兴奋满溢出来。三(2)班同学们上的是一节手工课,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包,按步骤做一顶帅气的牛仔帽,其中涉及编织、穿线等多种技巧,很考验动手能力。“上了一天的课,能做一场手工,不仅放松了身心,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班主任章老师笑着说。
据介绍,这些“量身定制”的兴趣课程是今年流动少年宫系列活动的新亮点之一,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提供了近20门兴趣课程,涵盖艺术、文体、科技等多个类别,为学校提供“点单式”服务,通过流动少年宫活动送到有需求的学校,为学校提供专业化的课后服务支持,让孩子们不出校园就可享受到优质的兴趣课程。
“我县流动少年宫于2007年正式启动,一直以来依托共青团组织体系和资源优势,突出实践育人特色,十几年来走遍了各乡镇(街道),滋养了一代青少年。今年起,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流动少年宫活动的辐射力,让更多的优质课程‘流动’起来,努力丰富学校的第二课堂,助力‘双减’提质增效。”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