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秋萍
6月10日,镜岭老街协商驿站首次亮相并开展“共促老街新生,打造乡村共富样板”协商活动。县政协主席王仲林、秘书长俞华锋出席活动。部分市政协委员、县政协镜岭履职小组和相关部门等参加活动。
镜岭老街创建于宋朝,曾是周边地区的重要通商重镇、水陆中转贸易地,素有“走遍三江六码头,不如镜岭桥埠头”的美称。近年来,镜岭村投入3000万元完成镜岭老街一二期等工程项目建设,先后打造镜岭江两侧景观亮化带、镜岭老街游乐设施、网红菜市等特色节点。同时,整合村集体及农户闲置房屋,引进专业运营团队统一运营打造,目前已招引项目8个,引进社会资金2000多万元。如何搞好运营,使老街焕发生机,是当前镜岭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在实地考察镜岭老街后,与会人员在镜岭“老街协商驿站”召开协商会,大家从深度发展文旅经济、挖掘利用水资源、打造老街文化IP、推进历史文化建设、创新发展老街业态、吸引乡贤人才等方面进行了议政发言。与会部门一一作出回应。
王仲林在充分肯定协商活动后指出,建设协商驿站是省政协一项重大部署,特色驿站是县政协提炼打造的工作品牌。“镜岭老街”协商驿站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要增强走在前列的意识,选准协商角度,丰富协商形式,使老街驿站协商活动有特色、有亮点、有实效,努力形成优秀案例向全省推介。针对镜岭老街的运营问题,他强调,“老街新生”要聚焦游客“想来、能留、愿消费”等核心问题,在引流、夜游、融合等方面上下功夫;重点发挥好老街夜经济的主要功能,提升水域溪岸意蕴,打造沉浸式文旅产品;要创新运营管理,形成工作合力,加大节会宣传推介力度,实现老街新生,打造景村共富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