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文学副刊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22年06月27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路友

  石旭东

  退休以后,“走路”已经成了我习惯的户外活动,只要天气晴好,上午我会去大佛寺,下午去鼓山公园或是江边景观大道。这一年盛夏里的一天,午觉之后,我见天上翻滚着乌云,怕是要下雷雨,便去了江边景观大道,以便下雨早点跑回家。

  景观大道,名不虚传:江水清清,游鱼嬉戏,杨柳依依;鸟雀穿行,水、陆两景,兼收并蓄,外加一路蝉鸣,别有一番滋味。有人听到蝉声会感到心烦,而我却喜欢听蝉声,热情奔放,充满活力,还会萌发童心,在蝉声里去一个个寻找鸣蝉,饶有趣味。我正在一棵柳树下探头张脑,忽听得前面传来了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吵架,于是我便寻声过去,果然,是一个中年男子和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在发生口角,原因就是为了树上的蝉儿。原来,这两个年轻人是来捉鸣蝉的,男的手执一根长长的竹竿,女的手提一只塑料桶,男的竹竿往树丛里一伸,蝉儿便会附在竹梢上被捉下来,女的随即取下蝉儿放进用黑布罩着的塑料桶里,两人配合默契,动作娴熟。殊不知竹竿梢头按了个什么“机关”,一个个蝉儿都“束手就擒”,手到擒来,三下五除二,干脆利落,做魔术似的,塑料桶里差不多已有半桶鸣蝉了。中年男子见状便对他们发了话,说大量捕捉蝉儿是要影响生态环境的。青年男女一听不舒服,就对中年男子说:“捉蝉又不犯法,谁要你来多管闲事?无中生有,庸人自扰!”中年男子一听话中带刺,也便唇枪舌剑和他们争执起来。

  见我到来,双方便都把目光投向了我,眼神里充满了我对他们支持的希冀。我曾经写过一篇与蝉有关的文章,查过一些资料,知道蝉是被列入害虫的,捕蝉并不违法,但我也知道大量捕蝉会影响生态平衡。其实,他们的争执并不存在原则性的问题,只是意气用事罢了。然而,出于本能,我毫不犹豫地支持了中年男子,便对青年男女说:“这位先生说得对,大量捕杀鸣蝉是会影响生态环境的,比如,蝉儿是鸟儿的食物,如果树林里没了鸣蝉,鸟儿就不来寻食了,试问,一片没有鸟儿的树林,会是怎样的感觉呢?因而,捕蝉虽不违法,也是违理的。”青年男女见我单面护着对方便嘟哝着离开了。中年男子向我神出了大拇指,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说是中学老师,退休了,他说“难怪你说起来头头是道”。他说他是医生,姓沈,也快退休了。“原来你是白衣天使,难怪这样怜惜生灵。”我也夸奖了他。沈医生还说他母亲也是个小学老师。我一听他母亲的名字不觉大吃一惊:沈医生的母亲竟然就是我小学里的班主任!

  那一年,我读五年级,一天早晨,我吃罢早饭正要去上学,突然肚子疼得厉害,父母赶紧把我送进了医院,又打针,又开药,整整忙了一个上午,下午我想去学校,父母又不让去,没请假,“六项检查”要扣分,要影响班级荣誉,我如坐针毡,忐忑不安。夜里北风呼啸,下起了鹅毛大雪,我探头窗外,那片片雪花似乎都击在了我的心上。突然一阵敲门声响,拥进一个雪人来,我一看,愣住了,来人正是我的班主任梁老师!她不仅冒着风雪来看我,还带课本来给我补了课,今天教的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的节选《慈母情深》,我听着听着,眼泪夺眶而出……

  雷声滚滚,真要下雨了,我即刻和沈医生告别,互加了电话和微信,临别我对沈医生说我要去看他的母亲,沈医生却摇摇头说:“你看不到了,我母亲去年已经走了!”“啊……”

  这一次不期路遇,让我和沈医生成了挚友,我们时常会相约去江边景观大道散步,谈思想,谈工作,谈社会,谈人生,谈家庭,谈孩子……还会在蝉声里重温那个难忘的“蝉”的故事,却再也没看到有人前来捕蝉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社会民生
   第04版:新昌警方
   第05版:向人民报告
   第06版:文学副刊
   第07版:专版专刊
   第08版:公益广告
路友
临别的微风
还是那道水
如影随形
公益广告
今日新昌文学副刊06路友 2022-06-27 2 2022年06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