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蔡幼红
每年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旨在向全社会传达“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理念。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每年有30余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乳腺癌除了与遗传、饮食、环境、习惯等因素有关,还与性格有关,因为有一种性格,就叫“癌症性格”,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有时候性格决定着生命本身。
那么,究竟什么是“癌症性格”?通常指容易导致罹患癌症的个人性格特征,有研究发现,90%的疾病是跟情绪相关的,是因为人体神经系统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用一套信号。一旦受到“癌症性格”的干扰,就会导致神经内分泌活动紊乱,器官功能活动失调,并使机体免疫能力降低,易导致癌细胞转化和突变。
具有“癌症性格”的人大体都有以下特点:经常因为小事便耿耿于怀,久久难以放下,容易焦虑,导致身体长期处在压力之下;遇事不争不抢,即使受了委屈也不动声色,忍气吞声,表面上很少流露出负面情绪;长期处于孤独、孤僻的情绪中,不愿意表达真实的自己,缺乏与人的沟通交流;过分追求完美,爱较真,好胜心也十分强烈。
如果你具有上述潜在“癌症性格”的特征,也不要紧张,虽然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是性格只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一个诱因,你只需要做一些改变,就能摆脱“癌症性格”。
建构社会支持系统。每个人都有局限性,没有一个人能独自解决所有的麻烦,没有谁是永远的“孤胆英雄”。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我们都是需要人支持陪伴的,他可能是家人、朋友或同事,这就是我们的“社会支持”。在与他人相处交流的过程中,更易释放情绪、稳定情绪,而且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认同,也会让个人获得更强的生存力量。
表达性书写。围绕某一件事,写出自己的情绪和认知,我们称为表达性书写,准备一张纸和笔,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地点,接下来以“是的”开头,把大脑中所有难过、担心、自责等情绪以及相关的想法写出来。
多接触大自然。在自然环境中,我们很容易使用五感来体验周围的事物。多接触大自然能够改善睡眠、缓解压力、增加幸福感、减少负面情绪,有利于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去大自然中活动,如公园、海边、丛林、草原等。
合理安排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使机体释放一种叫“内啡肽”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我们常说的“快乐素”,它不仅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绪,还能大幅度提高能量的供给,使人精力旺盛。我们可以选择跑步、瑜伽、太极、散步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记录感恩日记。每天记录3件今天发生的、你希望感恩的事。经常对生命中善良和美好的事物进行肯定,可以改善人际关系,鼓励更积极的社会互动,促进亲社会行为,提升幸福感;同时感恩的人更愿意帮助、宽恕、同情他人,提高健康水平,包括更长的睡眠时间、更好的睡眠质量。
培养兴趣爱好。可选择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生活更有价值,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就没有时间再去胡思乱想了。如下棋、书法、唱歌、摄影等等,这些都可以为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穴位按摩。对于爱生闷气、焦虑、心烦意乱的人,可按摩太冲穴,位置在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脚背的1/2处,此穴位又称“消气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用拇指指腹用力按揉两侧穴位,使局部产生较强的酸胀感,每次按揉3~5分钟,能快速让人神清气爽、心平气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