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胡秋萍\文 通讯员 钟松军\图
穿上军装更精神
近日,在县文明办、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支持下,浙里有爱·茗香志愿服务中心继续开展致敬抗战抗美援朝老兵·世纪圆梦摄影系列活动,组织爱心人士走进县社会福利中心,为王西成、王兴富两名抗美援朝老兵拍摄戎装照。
王西成身材魁梧高大,身体也硬朗。当天天气微寒,爱心人士、蒙娜丽莎婚纱摄影负责人李丽担心给老人换军装会着凉。王西成的儿子王秋林自豪地说:“没事没事,我老爹身体很好,去年大家都‘阳’的时候,他都没事!”虽然如此,大家还是将老人带回屋内,跟老人的儿孙一起,快速地帮老人换好抗美援朝志愿军的拍摄服装。
“哟,穿上军装,人看起来都精神不少呢!帅!”同住福利中心的老伙计不无羡慕地打趣,王西成乐呵呵地在摄影师的指导下摆着姿势拍照。
王西成的女儿王秋罗也正好带了老爸喜欢吃的水果来看望他。看到那么多人在给老爸拍照,嗔怪兄弟没有提前通知她。“你这不是来了吗?”正巧赶上,于是,祖孙三代一起合影留念。
13人剩下6个
王西成是东茗乡后岱山村人。从王秋林提供的兵役证上看到,王西成1931年10月出生,1951年参军入伍,先后隶属志愿军工兵十八团警卫连、后勤处等部别,是一名步机枪手。
“国家号召,我当时就去了。”王西成回忆,他们家没有多少田地,靠父母卖甘蔗、包粽子过活。他去当兵时,弟弟只有4岁,送他时,还抱在妈妈手上。1955年5月,王西成复员回来,弟弟都不认得他了,连哥哥都不敢叫。
王西成清楚地记得,他们是在1951年9月5日跨过鸭绿江的,然后部队走十天十夜到达前方。行军路上,部队日夜兼程,大家都打着背包、穿着衣服靠着眯一会,就继续前进。“当时的条件跟不上,被子都是单被,有时候连粮食都供应不上。”实在太饿,他们也会向朝鲜老百姓讨点玉米饭果腹。
“我们都被压在泥土底下,我算还好的,刚好有点空隙,自己挖开泥土钻出来了。我们一个班12个人,死了6个,还有一个其他班的岗哨战士,也没了……”说起在朝鲜时最危险的事情,王西成有点难受。当时,为配合步兵打仗,他们工兵团在建造临时飞机场。那天凌晨,敌人的飞机趁着天没亮飞来,对着还没造好的临时飞机场一顿狂轰乱炸。而王西成和战友们就住在临时机场边的防空洞里,几个炮弹就在防空洞上炸开。
王秋林说,他爸爸还保存着一本朝鲜的证书,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记者辗转让人翻译来,大致是“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军功奖状”。
脸颊的伤疤成了全部故事
无巧不成书。与王西成老人同住一个房间的老伙计叫王兴富,而他,也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但令人遗憾的是,王兴富老人身体状况并不好。在去年底感染新冠肺炎后,已经无法正常沟通,写字询问情况,只能听到老人呼哧呼哧地喘息和喉咙口的咕噜声,无法辨别语音。从王兴富儿子王雍提供的复员军人证明书上可以看到,老人出生于1928年10月,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担任班长。
县社会福利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王兴富老人早几年还能自己在本子上写写东西,今年就不写了。王雍说,他爸爸之前写的东西,目前也无法找到,不知道是否有关于朝鲜战场上的故事。他们家有兄弟姐妹4个,父亲辛劳一辈子,家里造了几次房子,许多东西在搬家中遗失,包括父亲的三枚军功章和一个和平鸽章,还有一些证书。他只知道,父亲曾经说过,他在部队里是炊事班的。而他脸上,留有一道伤疤,是被敌人炮弹的弹片划伤的,具体的就不清楚了。
记者看到,王兴富老人的左脸颊上,一道伤疤长达六七厘米,从眼尾下方一直延伸下来,即使花白的胡茬和岁月积淀的老年斑也无法将它掩盖。
记者几天后再次联系王兴富儿子王雍,期望他们找到一些老人以前写的文字。遗憾的是,并没有听到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