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今日关注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钟长鸣 开创未来
1941年遭日机轰炸后的新昌县城一角
日军随军记者所拍的1941年侵华日军弘中陆军航空部队疯狂轰炸新昌照片

  警钟山碑记

  警钟山,原名挂榜岩,登临可瞰全城。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南侵,沪杭相继陷落,新昌岌岌可危。为防日机空袭,当时于山巅设立防空警报台,一闻日机来犯,即鸣钟报警,俾民众出城躲避。警钟山由此得名。一九四〇年一月至次年五月,日机四十五架次轮番轰炸我县。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九日、五月十九日两次狂轰县城,最为惨烈:商业中心、机关团体、文化设施、市街民居,几被焚尽,火光烛天。繁华地段倾刻成废墟,县城只剩一角,景象惨不忍睹。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日军二万余人分三路窜经县域,沿途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同年七月十四日,县城沦陷。日军复于西山、曹州、竹岸、沙溪等地设据点驻军,到处扫荡肆虐,长达三年。据不完全统计,无辜百姓被杀八百余人,伤五百余人,毁房一万六千余间,拉夫二万余人,万余难民流离失所,财产损失更难计数。日军罪行,罄竹难书;往事历历,血泪斑斑!而今国运昌隆,民康物阜,建设全面小康亦已启动。全县人民,理当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故于山顶建亭立碑,以昭来兹,毋忘国难,为振兴中华,自强不息!

  新昌县人民政府立

  二〇〇三年四月十九日

  今年4月19日,是我县第22个警钟日,让我们重温20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段新昌人民受苦受难的历史。

  日机狂轰滥炸,县城只剩一角。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后,大举南侵,进犯浙江,轰炸城乡。为防日机空袭,当时于挂榜岩头设立防空警报台,悬挂铜钟一口,一闻日机来犯,即敲钟报警。警钟一响,全城老百姓纷纷携带警报袋(一种自制的布袋,用来装干粮、日用品),出城躲避,四处逃难,呼称“逃警报”。新昌人民过着日不安餐,夜不安寝的日子。挂榜岩由此改为警钟山。

  1940年3月,日机第一次轰炸新昌县城,在岔街口和中镇巷各投下小型炸弹1枚,炸毁房屋5间,炸伤1人,一小孩吓成病而死。7月25日,日机2架再次轰炸县城渡佛桥东岳庙,投弹2枚,炸毁房屋7间,炸死5人(一说2人),炸伤6人。共产党员、县府电台台长倪毅飞罹难。

  1941年4月,日军发动企图侵占浙东的宁绍战役,一路于4月17日从萧山侵犯绍兴,一路于4月19日从镇海口登陆,同时出动飞机“无区别”的轰炸浙东各地。4月18日至5月20日,日机先后8次出动43架次,除轰炸新昌县城外,公路沿线的拔茅、原大市聚镇的西山车站、原新林乡的曹州、棠家洲等尽为轰炸目标,连原大市聚镇的黄坛村,以及原长征乡的祥棠村、回山镇回山村、原镜屏乡下潘、大畈、荒田坪等偏僻山村也不放过。其中轰炸县城3次,以4月19日和5月19日最为惨烈。

  4月19日下午,日机11架,疯狂轰炸新昌县城,以机枪、炸弹、燃烧弹轮番扫射轰炸,投弹42枚。霎时间,天崩地裂,黑烟四起,火光冲天。柴行口、王家巷口、岔街口、南街、忠信坊(横街口)、横街、长巷弄(今工农路东段)、潘家桥(今工农路口)、中镇街、县前街、关帝庙(今信访局)等地,乃至旧东门内横铺石板栈房、旧东门外之仁大油坊后园等地均遭轰炸。县政府、法院、警备和警察两队部、商会、工会、银行、邮政局、图书馆等机关办公地点和文化团体,市井繁华地段、商业中心的各家商号的房屋,悉被炸毁。大火向四处延烧,全城一片火海。暂迁梅渚的新昌中学学生,遥见县城滚滚浓烟,天空通红,有的连夜奔回县城,只见美好家园已是焦土烟火,断垣残壁,危墙耸立,死尸枕藉,血肉横飞……两天两夜余烟未熄。岔街口遗下弹坑,深达三米。横街口一口数百斤重的石臼被炸得飞向屋顶。有一屠工,依壁站立,弹片飞来,全身粉碎,皮肉模糊,溅粘一墙。有的死于夹墙之中,枯井里面 ,倒坍墙垣的砖瓦底下。一家当铺成为废墟,在清理时竟挖出数具尸体内脏,惨不忍睹。

  1个月后,5月19日,日机5架,复又空袭新昌县城,投弹56枚,新昌再次淹没在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之中。这两次灭绝人性的大轰炸,大半个县城夷为废墟,五门谯楼俱毁。千年古城,毁于一旦,惨遭空前浩劫。

  日军窜犯7天,全县一场浩劫。1942年5月,日军发动浙赣战役,企图占领衢州、丽水及江西玉山等地,打通浙赣铁路。日军五个师团、两个混成旅的兵力,从杭州、萧山、绍兴、宁波沿富春江、浙赣路、曹娥江和横断天台山,分四路向西进犯金华、衢州。驻江西南昌日军第11军主力配合向东进犯。战局极为艰险。其中宁波一路全部日军与绍兴一路部分日军,均窜经新昌,大肆烧杀奸淫抢掠,给新昌人民造成了空前浩劫。

  1942年5月16日至22日,日军第13军70师团2万余人,从宁海、奉化分三路窜犯新昌县境,历时7天。一路经四明、唐诏、四庄、上北、中北、黄泽等乡镇入嵊县;一路经五中、大灵、五马、三民、姥东、下彩、上彩、八和、回山等乡去东阳;一路经五中、大灵、方泉、鳌峰、炉溪、分水、桃源、儒岙、下彩、八和、回山等乡镇去东阳。沿途烧杀掳掠,毁坏大片庄稼,烧毁房屋1720余间。其中焚烧横板桥房屋35间;天姥寺房屋百余间;儒岙村106间;横山村30余户60余间,占全村总房屋数的60%;塘岸头村50余户房屋均化为灰烬;下宅村90余间;下市场40户80余间,烧毁35间,占全村总房屋数的40%以上。许多村庄化为灰烬,如原大市聚两天两次大火,从上街乡贤祠直烧到下街小菜场,直扑横街烧到知新小学隔壁,成为一片白地,100多户人家无家可归,数十家店铺被烧。中医师俞岳真曾写诗描述劫后惨状:“大市聚人真可怜,重遭劫祸泪涟涟。盈堆败瓦平成突,卓立残垣后映前。草屋招牌糊绿纸,竹帘当壁见青天。动愁最是往来客,店账还欠多隔年。”即使房子没有被烧,也将板壁拆下,和家具、农具一起烧火。粮食衣物抢光后,还在米缸、陶镬、饭蓝和箱柜里拉屎拉尿。19日火烧回山白王殿,烧毁10门电话、总机1台。沿途抢去粮食77万余斤,猪牛羊4800余头,家禽9000余只,金银财物无数。民众不及躲避被杀70余人,伤313人,被抓80余人。其中儒岙无辜农民被杀7人,即儒一村就有5人:正在田间放牛的潘洪瑞被当作活靶射击,惨死在血泊之中,耕牛也被击毙;来不及躲避的潘千根,古稀老人王火根、王钱友、朱成祥,均遭杀害。洪塘村1人,即章小华老之子。王家庄手工业者潘志钦死得最惨,因身上系有皮带,被认定为“支那兵”,用刺刀活活刺死。被抓人数以回山最多,有74人。被抓者大都难以生还。如查林村古稀老人梁开阳(梁柏台叔父),被日军抓去当挑夫,绝食尽忠死于磐安。儒一村潘西汀之父、儒二村潘小同辉、横山村一人,被抓去后均生死不明。

  侵占县城3年,罪行罄竹难书。1942年7月,日军第13军70师团47联队侵占丽水等地后,回兵侵扰。7月14日,日军47联队步兵第62旅团(山崎旅团)一部,即小方中队,由敌酋小方大尉率300余人侵占新昌县城。继于奉新公路设立据点。各据点兵力:城区140人左右(部分派踞三溪桥头),西山60余人,曹州20余人,竹岸30余人,沙溪50余人,拔茅原驻有半个班,后撤回西山据点。联队长大寺上佐兼任新嵊警备司令,总管军政事务。后驻新日军时有变动,时间较久的为22师团68联队9大队8中队,敌酋为矶山大尉。

  侵占县城日军以先贤祠、县法院、烟叶公处为驻地,在县前街、下司巷等路口布设铁丝网。在棋盘山和飞凤山唐家湾、三溪桥头等地构筑碉堡,分驻兵力,控制县城。县城五门仅开西门和北门,其他三门(南门、旧东门、新东门)紧闭。新开的五条城门被重新加固堵塞。城墙上日夜巡逻,城门口岗哨森严,凡出入行人必须出示“良民证”,向日军鞠躬,并被搜身,稍有不慎,即打耳光,拳脚交加,甚至放狼狗咬,施加酷刑,枉加杀戮。如1942年9月12日,磕下村农民蔡德宣被抓到棋盘山筑碉堡,因疲劳稍行歇息,日军用椽树劈头盖脸敲去,头顶鲜血直冒。同年蔡因父去世,脖带吊孝麻线进城购货,在日军中队部(今信访局前)门口被拦住,不问皂白,日军将蔡颈上的麻线连人一起套在铁丝网的竹柱上,动弹不得,日军在一旁哈哈大笑,蔡就这样被苦苦折磨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才被放走。1943年9月26日,日军将在七里畈割稻的5名农民抓进城,捆绑在日军中队部门口,还被解下裤带,赤裸身子,当众羞辱,并用棍棒敲打,打得眼青鼻肿,死去活来,落下终身残疾。同年,柴行口养元堂店员吕福建遭汉奸吕云详等暗算,被绑在上礼泉村桥头(今兔羊毛衫市场步行桥)杨柳树上,当作练刺杀活靶,十几个日军轮流用刺刀刺杀,吕惨叫而死。泥水匠小毛兔师傅被日军吊在盛家桥新城门活活打死。又有一次将一个乞丐抓去,打得遍体麟伤,再施加酷刑,坐老虎凳、踩杠、担吊,再行老龙喷水,用烧酒往鼻子里灌,用整束香火朝鼻孔熏烟,致使五官出血,面部黝黑而死。

  在西山据点,日军筑有营房13间,炮台3座,瞭望哨2处,布设铁丝网5道,挖有壕沟和地下室,迫击炮位、重机枪掩体,配有催泪毒瓦斯等,还有靶子场、火化场。常四出“扫荡”,烧杀掠抢奸淫,西山附近先后被杀14人,伤12人,烧毁民房47间,从外地抓来杀害的有数十人。有一次从嵊县东林抓来2人,绑在树上,白天让烈日曝晒,夜晚放狼狗撕咬,一人被活活咬死,一人被咬得半死不活。

  日军为加强统治,在政治上,利用汉奸、卖国贼欺骗和奴役人民,实行所谓“以华治华”的政策,进城仅两天(7月16日)即拼凑了伪“县治安委员会”,又称“维持会”,隶属汪伪浙东行政公署,会址设仓房头,即今县公安局西侧处。8月,强令26个乡镇拼凑汪伪乡镇公所。次年3月,县治安委员会更名为“县乡镇联合会”,下设大市聚、镜岭2个区分会,隶属汪伪金华行政公署。8月1日,县乡镇联合会改组为汪伪新昌县政府,县长由伪省政府委派,四易其人。下设民政、财政、教育、司法4科,秘书、收发、会计3室和警察局、保安队、侦察队、情报组、税务处、军用代办处等。其中保安中队(也称守备队),队址设梁家下处(即城区粮管所地方,新昌幼儿园旁边)。侦察队设烟山下处,即九家坞9号。配有女警察4名。1944年,增设伪城区区署。伪政权仰仗日军鼻息,进行奴化教育和政治欺骗,“强化治安”,日伪警察特务横行无忌,任意逮捕、屠杀人民。

  在经济上,日军为了实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设立田赋征收处、捐税征收处、财经委员会、复兴委员会、合作社、商会,强占土地、房屋,使许多农民和居民流离失所。任意抓派民夫充作苦力,为其修筑公路、碉堡。在1943年2月17日,强迫各保派民夫2人,组成义乌至金华修路队;1944年9月迫令每保派民夫2人,1945年3月又强征民夫300人,押送到宁波筑日军机场。强征田赋捐税,捐税税率奇重,名目繁多,有酿酒捐、咸货捐、鲜鱼水果捐、粮食捐、百货捐、自治户捐、守备队捐、土卷烟捐、田亩捐、收铜捐、东亚胜利献金等几十种之多。此外,大肆摊派军谷食品、现款和砖石、木材。仅在1943年春节前夕,押送民夫250人,抵西山抢运稻谷2.5万斤。2月10日,在西山强派军谷13万斤,赋谷40万斤,还恣意榨取桐油、铜、铁、锡等物资,企图掠夺西坑砩石矿资源。发行汪伪储备券,设立复兴公司,专司百货、食糖、针织品等高价专卖,低价收购白术、烟草、花生、芝麻等土特产,实行经济掠夺。

  在军事上,日军出于政治、经济的各种企图,经常四处“清乡”“扫荡”,三年中多达100多次。北到兰洲、白杨树湾、黄泽;南至回山、儒岙,东到小将、方泉;西至镜岭、镜屏。凡所到之处,无不进行疯狂的烧杀、掳掠、奸淫,无恶不作,欠下累累血债。

  日军侵占县城不及一周,1942年7月20日,日军100余人“扫荡”北区,一天内屠杀群众32人,老者年逾70,幼者不满周岁。抢走大米30多担,肉猪20余头,鸡数百只。7月23日,小股日军窜扰澄潭,因暴雨澄潭江涨水,无法过江,上茅洋山朝澄潭关帝庙、芝田连打三炮,后又在上来岭朝社古打炮,该村周柏千一家7人,4死(父母兄弟)1伤(妹妹被打掉4个手指头),留下三个孤儿。8月3日至8日,日军一部窜犯遁山、西坑、镜屏,大肆掳掠。8月15日至20日,日军500人窜扰澄潭、镜岭、溪西、西坑,一直窜至镜屏大畈等地,大肆劫掠,强拉民夫挑运城中。多次侵扰西坑宕村,企图筑轻便铁路,掠夺砩石,遭抗日军民抵抗,未逞。11月24日至12月初,十天内,日军300余人两次窜扰丁家园、藕岸、兰洲等村和黄泽镇,村民被杀5人,抢劫财物价值200余万元(折合大米134万斤)。又将丁家园潘桐山、高增炳和藕岸吕增见抓进县城,于翌日在县城北门外沙滩上,用军刀砍断半个头颈,故意不割断气管,被杀者血流如注,痛苦万状,双手在沙滩上挖下深坑,历时半小时才惨死。1943年在分别进犯澄潭、儒岙、会墅岭、央于、石溪、王洋角、琅珂、刘门坞等村镇时,抓14人,毒打多人,杀害7人。1944年2月12日,日军窜扰兰洲等村,杀害村民8人。4月16日,日伪军500人分三路窜扰西坑、镜岭、黄婆滩等村,杀害村民16人,枪伤13人。1945年4月11日,日军70人窜犯管家岭村,杀害村民1人、枪伤9人。1945年7月1日至7日,从福建、温州、台州溃退而来的万余日军分三批窜经新昌,烧杀掳掠,民众损失惨重,仅分水乡损失财物计值300余万元。7月5日,日军150多人夜宿儒岙和丁家村,因一名士兵夜间离队,不惜于翌日将丁家村、会墅岭村点燃,为离队日军提供目标。致使丁家村被焚毁房屋15户35间,占全村总户数的70%,会墅岭被烧毁房屋15间。

  日机轰炸和日军侵占5年间,新昌人民遭受空前浩劫,全县16个镇乡无一幸免。据不完全统计,被炸死800多人,炸伤杀伤500多人;拉夫2万多人次,18万工以上;被轰炸、烧毁房屋1万余间;造成难民1万余人,其中无依无靠儿童1530人;财务损失总计超过65亿元。日本侵略者在新昌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在新昌的历史上留下了最黑暗、最丑恶的一页。

  随着岁月的流逝,新昌人民那段受辱的历史渐渐被人们所淡忘。为了不忘历史,居安思危,激发全县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在县委县政府重视下,县人民政府于2003年4月10日作出决定:规定4月19日为我县“警钟日”,进行试鸣防空警报等活动,并在警钟山上修复了警钟亭,建立警钟山碑。《碑记》记述了侵华日军轰炸新昌城乡,窜犯县城,侵占县城的罪恶历史,及警钟山名字的由来和建碑意义。亭内顶端悬挂铜钟一口。后来,警钟亭和警钟山碑被命名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19”警钟日,成为我县开展爱国爱家乡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活动载体。

  警钟长鸣,就要永远不能忘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牢记以史为鉴、居安思危的道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中华民族奋起抗战,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我们回顾历史,中华民族遭受日军侵略,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建立新中国,靠的也是信心。我们今天回顾历史,居安思危,目的是为了增强信心,战胜困难,开创美好未来。警钟长鸣,就要永远记住分裂要挨打、落后要挨打的惨痛教训。我们要牢记自己的祖国家乡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历史;中华民族和新昌人民曾与日军侵略者进行英勇奋斗的历史,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热爱自己的家乡。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县上下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全面加快 “小县六大”出新出彩,“七个攻坚”图强争先,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为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新昌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新昌县史志办公室供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公益广告
   第04版:今日关注
警钟长鸣 开创未来
今日新昌今日关注04警钟长鸣 开创未来 2024-04-19 2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