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秋萍
本报讯 昨日,临近中午时分,县自然资源局移民安置工作组工作人员们分头走进竹潭村的移民家中,趁着移民农事之余,跟他们拉家常,讲政策,细算账,在拉近与移民关系的同时,将移民安置政策一点点传达到移民心里。
县自然资源局移民安置工作组是镜岭水库移民安置的一个大组,由15名工作人员组成,负责竹潭村69户和后染村83户的移民安置工作。在前期工作中,工作组多次对镜岭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研商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吃透政策是基础,换位思考把自己当做移民去工作是宗旨。
县自然资源局移民安置工作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在村移民大多忙于生产工作,工作组人员一般选择在中饭、晚饭时间段上门做工作,既不影响移民们的生产生活,也能够跟他们多聊一会儿,等移民吃完饭,宣传政策、解答疑问的工作也告一段落了。
“最关键的,还是要把自己当做移民,切切实实站在移民的视角,耐心、细心、真心地开展移民安置工作。”说起“把自己当做移民”,工作人员感触良多。有一户移民起先总表示对政策“不满意”,不愿意配合开展工作,但具体也说不上哪里不满意。县自然资源局工作组工作人员换位思考:“如果我是移民,对政策不够熟悉,心里就会没底……”
因此,工作人员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房屋、装修、搭建、青苗等等,一一拆分,并叫上评估人员,结合安置政策,细细算好每一笔账,尽量让移民的全部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这一项怎么样?如果满意的话,这个内容可以先确认。”移民干部的用心,移民看在眼里,也获得了移民的认可和支持。在完成自己家各项工作流程的同时,该移民还帮忙做起了亲戚的政策解释工作,让身在外地的亲戚及时回家做好各项确认工作。
截至目前,县自然资源局移民安置工作组第一期69户已全部完成资料收集、入户测绘评估、移民资格确认等工作,五种安置方式的意愿选择及算账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第二期后染村的86户移民,已全部见面并分发宣传资料,充分听取移民意见、建议,外出人员也均已电话联系。接下来,他们将按照工作流程,及时做好安置户的资产核实、评估及签约、腾空、拆除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