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吕铃曼
本报讯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县农林水集团通过高起点推进、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全力创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资源化省级示范点。
“沃洲镇郎坑、彭顶山终端资源化改造目前完成并投入使用,服务人口达360人,目前运行情况稳定,老百姓反响较好。”农村污水运维工作人员介绍,两个终端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但最终是将处理达标的尾水通过回用水系统送至蓄水池,一部分供终端绿化浇灌,一部分用于公厕用水,做到“因地制宜、就近就地”的建设效果,实现“资源节约、保护并重”的资源利用化目的。两个终端主要位于长诏、钦寸两大水库库区周边,项目的实施改造对水源地水质保护具有积极意义,突出典型经验的总结凝练,有利于以点带面推进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按照“互联网+”理念的思路,县农林水集团将终端设施纳入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远程在线流量及设备运行状况监测、水质数据监测及报警等多项功能,可将平台发现的问题及时传递给运维公司,弥补管理漏洞。通过对日常运维轨迹的记录及监督,还可实现信息交互,积累的进出口水质、巡查次数等大数据可为农村污水治理技术筛选及运行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示范点建设,我县将实现治理成本最优化和治理效果最大化,努力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融入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中,实现农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