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项泽统
本报讯 “仰望‘新’空,‘昌’响未来”。4月12日上午,2025新昌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世界无人机大会新昌分会场授牌仪式在万丰航空小镇举行,大会汇聚全国低空经济领域专家、企业代表及行业领军人物,共同探讨低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新路径,推动新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授牌仪式上,深圳无人机协会会长杨金才向我县授予“世界无人机大会永久分会场”牌匾。同步举行的专家聘任仪式上,新昌县低空经济联盟秘书长俞超群获聘书,标志着我县深度融入全球无人机产业协作网络。
会上,万丰航空小镇至越城东湖景区的低空航线,以及浙江新昌至山东莱西的远程跨省航线宣布开通。浙江天姥山低空经济研究院发布最新研发成果——“天姥云脑”低空智能管控系统。现场,由飞流科技和中国电信打造的新昌低空数智服务平台、“综合飞一次”实操展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等低空经济领域专家作点评交流。
大会现场还迎来三大核心签约,涵盖产业链强链、安全体系构建、金融赋能三大维度。三个低空产业项目现场签约分别是天峋创新年产3000架无人机研发生产基地项目、飞行器主旋翼及辅助装置用航空宇航级电驱系统的研发产业化项目、轻量化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制生产项目。
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会上,北京东进航空、中国移动、万丰航空等企业联合签约,共建“低空融合飞行服务平台”;飞流科技与中国电信签约共建“新昌县全域无人机操控平台”。平台依托5G-A通感一体技术,实现无人机“全域可视、风险预警、实时调度”,破解低空飞行“监管难”痛点。金融活水润泽产业发展,新昌农商银行、农业银行、绍兴银行现场分别向县低空经济联盟授信30亿元,进一步助力我县低空经济展翅高飞。
近年来,我县围绕打造“低空经济省域第一县”目标,通过打通低空制造产业链、构建低空经济生态链、拓展低空产业价值链“三链协同”,率先形成以零件生产、整机制造、场景应用为重点的低空经济发展体系,全县已集聚低空领域相关企业20家,“空中唐诗之路”交旅融合项目及“无人机+政务服务”模式获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