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课间15分钟”普及至21所学校

  记者 夏炯炯 俞沣城

  本报讯 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我县全域实施义务教育学校“阳光课间15分钟”微改革,全县21所义务教育学校的课间由原来的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课间时间的调整对很多学校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如何用好这多出来的5分钟?我县学校各显神通,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5分钟有了大变化。每天上午的9点20分,是南岩小学大课间的活动时间,学校操场被划分为球类、跑步、跳绳等多个活动区域。孩子们正在进行足球球性练习和趣味性游戏,好玩之余更培养了团队精神。除了能增加学生的运动量外,课间的15分钟让学生有了更多凝神思考和完成挑战的时间,他们在“跳格子”中探索数字奥秘,反复琢磨着每一行、每一列、每一宫,“这里要放6,横看竖看不能重复”,大家激烈争论,齐心协力进行数字填充。学生们在玩完之后,都感觉全身心放松,可以更加专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把课间时间还给学生,是南岩小学一直以来在做的事情。将跳皮筋、踢毽子、滚轮胎等传统体育游戏搬进校园,这些简单易行、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吸引学生热情参与,让他们在运动中增进友谊、共同成长。南岩小学总务处副主任潘兰英谈起“课间15分钟”带来的变化,十分欣喜:“这学期实行下来,校园里的生态有了很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走出教室,来到户外空间,孩子们互相交流也多了。”如今的课间,学生有更充裕的休息时间,能够更痛快地投入到每一次奔跑和跳跃中。多元的空间,多彩的课间,在保障学生的课间休息的同时,让学生享受到更加健康快乐的校园生活。南岩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赵德锋表示,学校秉承阳光教育的理念,重视育人育心与健康教育相融合,通过在校体育锻炼2小时的体育教育新模式,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兴趣,让学生每天身上有汗,眼里有光。

  推行“课间15分钟”,不是一推了之。为了让15分钟发挥更大的价值,南明小学以数字AI赋能体育为切入点,开展“课间15分钟”。通过一站式AI体测评云系统,将运动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图表,学生如同参与闯关游戏,在跳绳、开合跳、跑步等项目中实时观测动作轨迹和运动成绩。“现在能清楚看到自己每分钟跳了多少个,就像打游戏升级一样,总想突破昨天的纪录。”南明小学的孩子们兴奋地说。南明小学体育教师表示,AI系统不仅能自动生成个性化运动报告,还能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体能短板,为后续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通过“常规+特色”双轨并行的模式,已经基本实现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2小时的全覆盖。其中10所学校试点推行每天1节体育课,2所学校率先配置AI赋能体育运动智能采集设备,推动“小课间”撬动“大健康”的教育变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专刊
   第04版:专版专刊
报头
县政府召开第60次常务会议
提升防汛能力水平 筑牢安全度汛屏障
“课间15分钟”普及至21所学校
2025中国无人机竞速联赛圆满落幕
春日赏樱 登高逐梦
今日新昌一版要闻01“课间15分钟”普及至21所学校 2025-04-15 2 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