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景飒
通讯员 郭之衡
本报讯 近年来,我县聚焦大件运输“高效畅行”与“安全无忧”双重目标,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全链条监管服务体系。从源头核查到智能调度,从精准服务到流程优化,创新打造“昌行浙里”服务品牌,有效破解行业难题,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针对企业申报数据有偏差,县交通执法队工作人员携带专业设备开展上门服务,2023至2025年间现场核查量从6件跃升至21件,2025年一季度同比再增5%。某物流公司负责人说:“经过严格核查可以避免运输途中扣车风险,单次成本降低20%。”通过推行“三个当日”工作模式(当日受理、勘验、上报),许可勘验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企业运输周期显著缩短。
科技赋能成为破解运输梗阻的关键突破点。通过整合利用省级路网数据构建智能调度平台,系统可以成功规避限行区域,审批通过率达99%。某企业通过智能选线系统避开3处施工路段、2处禁行路段和1个限行点,实现“审批一次过”。同时,推行动态调度机制,实时掌握限行信息,主动向企业推送预警并制定改道方案,全方位保障运输全程畅通。
服务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县交通执法队推出三大举措,建立“一对一”专属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预约上门、即报即审服务;实行容缺受理制度,允许非核心材料后补,确保审批流程“零延误”;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审批重点项目,为合规经营的重点企业开辟专属服务通道,简化办事流程,助力企业迅速抢抓市场机遇。
目前,“昌行浙里”已形成智慧监管与精准服务并重的完整体系,累计服务3家企业,平均审批时间缩短50%。接下来,我县将持续深化数字化改革,完善全流程服务体系,以智能系统和暖心举措护航大件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运输服务品质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