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钟磬,天姥云霞,穿岩幽谷,潜溪波影,得天独厚的古老沃洲,山水奇丽,人文荟萃。新昌中学钟此山水之灵秀,汲此人文之精华,英才辈出,声名远播。新昌中学的发展史,既是一部奋斗史,更是一部光荣史。值此新昌中学迎来建校100周年之际,校庆筹备办公室特推出“百年新中”系列文章,希望能与您一起,倾听百年回响,共览世纪风华,承醇厚校风,催新人奋进,续辉煌新篇!与此同时,新昌中学长期向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征集校史、校友相关资料,回忆、怀念新中校园生活文章,希冀以翔实的资料丰富校史,以动情的叙述鲜活记忆。
欢迎来电垂询:0575-86230888
“天姥庆灵乘风拓云程
长空铸剑银翼破九霄”
他从新昌中学走出
飞向了祖国的寥廓苍穹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新中航空人
——吕庆风
吕庆风(1935— ),浙江新昌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名无人机研究专家。1949年春进新昌中学读初中,1954年高中毕业。195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历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总工程师,为原中国航空学会轻型飞行器委员会副主任,中航总公司科技委飞机专业组成员。长期从事无人驾驶飞机的设计和研制。曾担任4种类型7种型号无人机的技术负责人和总设计师,研制成功的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低空型靶机、高机动靶机和超低空靶机等,解决了多项技术关键,总体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曾获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曾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各1次,荣立航空工业部及国防科工委新机研制一等功4次。发表论文和技术报告有《长空一号无人机系列的研制与发展》等多篇。当选为江苏省第八届人大代表、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代表。
从新昌山水到长空翱翔
吕庆风于1935年4月3日出生在浙江省新昌县城。6岁那年,日本侵略军的飞机轰炸了新昌,半个县城的建筑与民房被烧成灰烬,他家也在其中,母亲带着他和姐姐辗转到回山村外祖母家栖身,他在那里上了小学。在小学期间,正是抗日战争后期,校园墙壁上画着中国领土被日本侵略军蚕食的过程,还有那大幅标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使他从小懂得国家贫弱就要挨打,长大了一定要为国尽力的道理。
新昌的灵山秀水孕育了吕庆风对自然与科学的敏锐洞察力。少年时代在新昌中学的求学经历,更是为其奠定了扎实的学术根基。中学期间,吕庆风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书中保尔·柯察金的名言“我已把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他。那个时候,国家建设到处都需要人才,“祖国需要我到哪里就去哪里”成为了吕庆风的信条。
负重奋进,敢为天下先
1954年高中毕业后,吕庆风被保送到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南航前身)。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开始承担南航无人机的研制工作。从那时起到1998年,他相继主持研制成功“长空一号”中高空靶机、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低空型靶机、高机动靶机、超低空靶机、无人驾驶直升机等。值得一提的是,“长空一号”无人靶机历时八年研制成功,吕庆风作为代表出席全国科学大会,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接见。
“长空一号”作为我国第一架大型高速无人机设计定型,该机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续航时间及飞行稳定性都超过了指标要求。在被问及“长空一号”的研制过程时,吕庆风表示,原来靶场导弹试验打的靶都是由苏联提供,在六十年代中后期,中苏关系变差,撤走了靶机。国家下决心要搞自己的无人靶机,以吕庆风为首的一众研究人员承担起了此次研究任务。
当时科研条件很差,没有像现在这样完备的试验条件,只有一个实验工厂和一个飞机装配的实验室。但吕庆风和他的团队态度非常坚决,因为他们知道,如果长空不搞出来,将影响国家先进导弹武器的发展、高速飞机的发展,所以大家都称它为“争气机”。“这是为我们国家争光争气啊。”在吕庆风的心中,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光荣。
在八年的研制过程中,几乎每一个系统都遇到过挫折,有的是碰到重大困难,有的是直接失败,飞机的发动机、控制、无线电,起飞都碰到过困难。一次试飞前最后检测时,吕庆风突然发现升降舵出现异常动作,经排查是自控系统中某个电子元器件性能不稳定引起的。当时,吕庆风认为事故本质是因为研制过程中缺乏对电子元器件的严格筛选,零件存在质量隐患。为了给国家研制出性能可靠的靶机,他坚决撤销试飞,把2架靶机撤回学校,拆下全部电子元器件做了严格的老化筛选和寿命试验。最后他带着经过严格质量检验的靶机,再次进场试飞,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后来吕庆风回忆说:“最后研制成功就是大家不漏掉任何一个细节、日以继夜努力的成果。”
桑梓情深,薪火相传
虽常年在外,吕庆风始终心系母校。科技创新需如剡溪之水,既有奔涌向前的魄力,亦有润泽乡土的深情。他生动诠释了科技报国不再是遥远的理想,而是从故乡山水间萌芽、用毕生热忱浇灌的参天之志。
吕庆风用一生证明,母校赋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以智慧叩问苍穹的勇气与担当。吕庆风见证了我国无人机事业所走过的峥嵘岁月,更在中国航空事业的蓝图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他不仅是新昌中学“兢兢以强”精神的典范,更激励着新一代学子以智慧与勇气,续写新时代的“长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