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车丹妮 马帅东
本报讯 5月30日上午,长三角区域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之江同心·经济圆桌会议”暨2025年新昌县“5·31科技日·人才周”活动举行,省内外通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对话交流、研讨,揭秘科技前沿发展趋势,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赋能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亮点十足的通用智能机器人新产品依次惊艳亮相。其中,铱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解决柔性制造中不同型号零件一致性抓取等关键技术难题,发布新产品《机器人自适应夹持器》,引起广泛关注。“新昌上市企业云集,智能机器人生产环境和生态已经成熟,这离不开新昌县委县政府对企业无微不至的政策扶持与人文关怀。”该公司创始人,安徽大学教授、安徽省人机共融系统与智能装备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文杰高度评价新昌科技创新氛围。“新昌‘无事不扰、有事必到、闭环解决’的服务理念,让我真切感受到这里是我们创业的沃土。期待未来有机会将我们的技术落地新昌,与相关企业携手共进,实现协同发展。”陈文杰充满憧憬地表示。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县前瞻布局,谋划搭建起规划、政策、基金、项目、平台等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产业腾飞筑牢坚实根基。“我多次来到新昌,每一次都能深刻感受到这里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巨大投入和企业的强烈创新意识。早在智能制造业发展的初期,新昌就打造独具特色的‘新昌模式’,在全国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苏州大学机电学院院长、长三角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孙立宁对“新昌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在机器人领域,新昌在智能制造装备、材料、产业链等方面都有卓越布局。目前,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孙立宁认为,新昌在制造业和高端装备领域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为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提供坚实的支撑与保障。他还给新昌通用智能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希望新昌能够进一步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尤其要深化产学研合作,通过建立完善的机制,将国内高端项目集聚新昌,从而提升创新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
因创新而新,因改革而昌。新昌,这座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正凭借扎实的工业基础和优越的创新生态,持续擦亮科技创新金名片。它正以昂扬奋进之姿,在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的蓝海中破浪前行,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产业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