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韩逸 马帅东
本报讯 9月16日,2025年浙江省区划地名工作业务培训班在新开班,开启为期三天的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深入推进区划地名规范化管理、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培训班上,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成果应用处四级调研员高应波就乡村著名行动政策文件展开深入剖析,结合实际案例分享宝贵经验。他强调,推动乡村“著名”,既是挖掘乡村地名文化价值的关键,也能提升乡村辨识度,为乡村文旅发展注入动力。要重点做好乡村地名梳理保护、规范命名更名,同时挖掘地名历史故事,打造特色地名品牌。同时,要建立省市县协同机制,结合地域实际开展地名文化宣传并推动地名资源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确保“乡村著名行动”落地见效。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副处长、三级调研员陈济云进行《浙江省地名管理办法》解读及相关业务辅导,详细讲解在地名命名更名、使用规范、文化保护等方面作出的细化规定,为后续地名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明确指引。
6个县(市、区)围绕区划地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交流发言,并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学员还实地参观了东门如城客货地邮融合点、县巴士城农创园等地,直观了解地名信息赋能物流、助力产业振兴的成效,为全省区划地名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此次培训班为学员们提供了明晰的工作方向,推动了全省区划地名工作在规范管理、文化传承、民生服务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