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新昌新闻          新闻专题          新昌论坛          浙江网闻
07:沃洲论坛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的思考
  盛海英

  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是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监督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一个有效抓手。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建设村务监督委员会,且已取得了一定实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明年是我县村级组织换届之年,加强和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已成为健全农村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将结合我镇实际,借鉴各地经验,就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作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的重要作用  

  自今年7月《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下发后,我镇立足思想认识的提高,着力工作流程的规范,着眼建设实效的提升,扎实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我镇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我们认为主要有“三大功能”: 

  一是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设立,有利于完善干群协商机制。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产生及其工作运行,严格贯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原则。这种向农民放权、由农民对村务自己决策、自己执行、自己监督的比较完整的村民自治权力体系,从根本上凝聚了党心、民心,构建了村民和村干部的沟通机制。村务监督委员会一方面向村两委反映村民对村务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监督村两委会的工作;另一方面向群众广泛宣传两委会决策形成的依据、背景和动机的合理性,向群众解疑释惑,在村干部和村民之间搭建起了干群对话的平台和桥梁。 

  二是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设立,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村务监督委员会通过对村务的监督,能够管住干部,解决了“用权一句话”的问题。通过参与村级民主决策,加强对村两委会的工作监督,实现了村务监督由单纯财务监督向各项村务监督转变,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变,有效地防范了村干部不廉洁问题的发生。能够管住村务,解决了“决策一言堂”问题。通过选举产生的监督委员会,代表群众对农村事务和干部行为进行监督,群众可以把想说的话、想做的事和需要了解的各种情况,通过监督委员会上传下达、交流反馈。能够畅通渠道,解决了“诉求一条路”问题。反映村干部经济、作风问题的信访一直是农村信访的重点。监督委员会成立后,村务工作通过监督委员会向群众公布解释,征求群众意见。村里事务有问题接受质询,有争议接受听证,使大量的矛盾和问题在基层得到化解。 

  三是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设立,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群众的监督权由虚变实,由无形变为有形,真正落实了党员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主人翁地位得到体现,激发了群众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从制度上保障了干群之间沟通的途径,使村务活动的运行以机制为保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在设定的轨道上运行,有效防止了村干部滥用权力,保证了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在农村的落实,以及各类专项资金的安全使用。另外,创设村务监督委员会,让群众的诉求,以及村两委的一些棘手问题,通过监委会的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公正评判予以解决,使两委从过去大事小事一手包办的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大事谋发展,营造了和谐共生的良好农村社会环境。 

  二、我镇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这几年,我镇为建设村务监督委员会,做了许多实质性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由于多种原因,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有清醒的认识。从我镇的情况看,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监督内容比较单一。监督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对村两委会是否实行村务公开,以及村务公开内容的全面性、客观真实性实施监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监督的内容包括: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宅基地使用方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方案等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而在实践中,我镇许多村只对某些方面作出监督。有的村只对村务公开进行监督,有的村只对财务公开进行监督,有的村把监督仅局限于工程招投标等重点工程。监督内容的不全面,使监督项目不详细、不真实全面,或者公布不及时、公开形式缺乏实效性等,使监督工作流于形式,难以深入和奏效。 

  二是监督程序不够具体。对照省《工作规程》的监督程序要求,我镇尚缺乏统一规范的监督程序。表现在收集民意环节,主要存在主动收集民意比较少,以致监督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监督的真实性和针对性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表现在集中议事环节,有的村仅仅召集部分村民代表“坐”一下,但没有做到真正的“议”;还有的村仅仅有村民代表“签字”,名“议”实不“议”;表现在分类督办和限期答复环节,我镇几乎大多数村都把这些环节忽略或者简化了。 

  三是监督成效不够理想。我镇自2008年村级组织换届至今,共有24个行政村相继选举产生了村务监督委员会。虽然村务监督委员会在财务监督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与县里所要求的效果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有的村监督是仅仅在每季度的村务公开内容上简单签字盖章了事,对大额费用发票根本无法实行真正的监督;大多数村对监督职责不明,实施监督只是开会时口头讲讲或发些牢骚,无书面的督办依据或记载;多数村对监督的事项既不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也没有用适当的形式公布,使村务监督工作在真正的实施中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的建议意见

  建设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我镇实际出发,本人认为需要在三方面上做好提升文章: 

  一要着力于监督环节规范,不断强化组织公信力。要取得监督的实质性效果,必须抓实抓细监督的各个环节,做到环环相扣,确保监督公开、公平、公正。要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从实际出发,对村务监督制作一套规范的操作流程。特别要对一般事务、决策事务、建设事务、三资管理、干部监督等方面进一步明确监督什么、怎么监督,便于在实际监督中易于操作把握。同时要对村务监督的内容、监督的时间、监督的形式、监督委员会的职责、监督的保障措施等作出规范,使其敢于监督,便于执行,提高监督的实际效果。 

  二要着力于监督队伍建设,不断强化组织执行力。首先要把好推选关。要对村纪检委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的推选高度重视,对人选考察推举及程序等方面把好指导督查工作。其次要把好培训关。既要加强思想作风教育,也要加强监督业务知识的培训,还要抓好金融、审计等有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的培训。同时注重委员的实践锻炼,把好管理关。要对监督主任和委员落实具体有效的管理,尤其在村务、财务、事务监督上要求他们严以律己。 

  三要着力于监督机制完善,不断强化组织生命力。为了确保监督组织正常运转,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一系列机制。本人认为有必要建立健全三大机制:一是要建立全程监督机制,对事前怎么超前监督、事中怎样跟踪监督、事后如何检查监督作出详细规定。二是要建立奖罚激励机制。通过“廉政盘点”和村民代表大会,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履职情况进行双重评议和考评,可与村两委干部的履职考评同步进行,根据履职情况兑现奖罚,对履职监督到位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履职监督不到位的,建议村民代表大会给予罢免和调整。三是要建立互动沟通机制。目前,我们通过村监督委员会委员对村级事务的参与,加强了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良好沟通。以后,更需要我们在村民与村务监督委员会间、村民与村干部间、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民代表间、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两委员会间建立双向的互动沟通平台,使村监督委员会及其监督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重构村干部和村监督委员会及村民之间的信任关系,推动村干部和村监督委员会及村民之间关系的良性发展。 

  (作者系小将镇纪委书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今日快讯
   第03版:今日民生
   第04版:天姥茶话
   第05版:今日关注
   第06版:今日卫生
   第07版:沃洲论坛
   第08版:健康资讯
关于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的思考
关于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的思考
今日新昌沃洲论坛07关于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的思考 2010-12-20 2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