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刚刚大学毕业的丁芳琳成了县国税局办税服务厅的一员。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纳税人,面对着单调乏味的申报、扣款、开票等工作,丁芳琳也曾有过理想无从实现的失落。此时,与同事的交流让她明白,理想能否实现不在于身处哪个岗位,而在于自己是否能把平凡的事业做到不平凡。办税服务厅的工作看似简单,却是国税局开展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更肩负着维护纳税人对国税第一印象的重要使命。从此,让每一位纳税人“高高兴兴办事,欢欢喜喜回家”成了她对岗位的郑重承诺。
要兑现自己对岗位的承诺就要给纳税人提供准确、高效、便捷的服务,丁芳琳发现提高自身的纳税服务业务水平是关键所在。她主动学习,遇到困难虚心向老干部请教,很快掌握了岗位所需的业务技能。在工作中,丁芳琳真正做到了办事有迎声,咨询有解答,解释有耐心,想纳税人所想,急纳税人所急。
有一次,一位会计临近中午下班时来认证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由于保管欠妥,发票上的密码区和车架号码等基本信息都很模糊,扫描仪根本无法识别。由于这些车辆已经上牌,发票也就不可能作废重开。会计急得直掉眼泪,害怕因为不能抵扣税款而被老板责罚。丁芳琳一边安慰会计,一边仔细辨认票面信息,并一次次手工录入。经过几次试验,发票终于通过认证。企业会计喜极而泣,不停地感谢。那时已经过了12点半,早已过了午饭时间,但面对纳税人真诚的感谢,丁芳琳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些纳税人尤其是个体工商户,对很多办税流程一知半解,要做好他们的解释工作特别困难。有一位个体工商户来办理注销,跑了几次都没有带齐资料,注销手续因而受阻。丁芳琳耐心地跟她解释了好几遍,并以其他注销企业为例给她讲解办理注销的基本流程。怕她回去后忘记了,丁芳琳给她列了一份需携带资料的清单,画了一张办理注销的流程图,还给了她自己的电话号码,方便她有问题随时询问。事后,丁芳琳没有接到那人的电话,自己也没有再受理到该纳税人的注销业务。丁芳琳不放心,专门去查阅了登记本,因为办税服务厅是叫号办理业务的,当看到该纳税人已经在其他窗口成功完成了注销,丁芳琳的心里总算踏实了。
前不久,丁芳琳去给孩子办户口,她也碰到了和一些纳税人一样的迷茫:要带什么,要怎么办理,去哪个窗口办……此时,丁芳琳更深切地体会到“隔行如隔山”,对到窗口来办理业务的每一个纳税人,也更多了一分理解与包容,并以更加耐心细致的态度服务每一位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