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农业都是沙溪的基础产业。近几年,沙溪镇除了巩固蔡峰的无公害大米、董村的杨桐柃木以及遍布全镇的花生和板栗等“老牌”产业外,又开发出孙家田水蜜桃、淦坑金银花、新宅生田蓝莓、上蔡岙提子、下蔡岙菊花和青瓜等多种特色产业,让农民在山间、地头找到致富新路子。孙家田村十余年前从奉化引进“湖景蜜露”水蜜桃并扩大种植,今年当地水蜜桃客商收购价甚至高于零售价,当地优质桃消费者则“一桃难求”。现在,孙家田村两委在积极谋划水蜜桃品牌战略,通过为水蜜桃注册商标,组建水蜜桃专业经济合作社,开辟2000亩连片桃树观光园等方式打响品牌。
沙溪镇新农业产业发展平衡,覆盖全面,在沙溪、黄坑、蔡峰、董村四大片区多点开花,且蓝莓、水蜜桃等水果还结合沙溪镇的旅游产业,得到众多喜爱田园风光、希望能体验开心农场采摘乐趣的游客们的青睐。而沙溪镇良好的产业定位,也确保了农产品的销路:宁波人喜欢吃高山蔬菜,下蔡岙青瓜便就近解决销售问题;菊花以其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颇受亚洲各国欢迎,下蔡岙便将其远销日本,并打开东南亚市场;生田、开口岩等村以邻村新宅为依托,发展蓝莓种植,现与荣越蓝莓合作社渐成鼎足之势。“我们村气候理想,阳光充足,土地肥沃,田园开阔,蓝莓味道那就一个字———好。”生田村村民俞财凤喜不自禁。
新产业需要新技术,沙溪镇通过“农转培”,由政府花费11.41万元请各方面专家给农民进行培训,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的“农民专家”。拥有“提子农场”的女农场主唐桂兰欣喜地说:“自己研究,只能算半个专家,通过专业培训,才能不走弯路,种出又大又甜的提子。”该镇还通过土地整理和土地流转,变荒山为宝地,使产业规模化,产生集聚效应和集聚效益,像淦坑金银花基地就通过流转得到200多亩土地。今年5月,沙溪镇成立了全县第一家金银花专业合作社———众和金银花专业合作社。淦坑村村民俞水荣信心满满地说,合作社将采取订单方式与县内外药材市场和有关加工流通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力争发展社金银花种植面积达3000亩以上。
如今,沙溪镇农业“新贵”占用山林、耕地逾2000亩,年产生经济效益4000万元,“老牌”产业渐渐被五彩缤纷的农业“新贵”强劲赶超,为沙溪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新昌东大门的这一座座“五彩花果山”,已实实在在地为沙溪镇的花农、果农带来一片片效益,铺就了一个个五彩缤纷的灿烂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