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村民们做运输工,我乐意。”当记者问他,这样长年累月为村民带东西,有没有心烦的时候,王培军这样说。
东家坑村位于沃洲湖上游15公里,儒岙镇东19公里处,因地处偏远,虽然做通了公路,但至今没有班车抵达。王培军的小货车自然就成了这里的“顺风车”和村民的“运输车”。
“我们王书记不仅仅是当了书记后帮村民运送东西的,他一直是个热心人,建造公路时,我们王书记就经常义务修路。”王培军的搭档,东家坑村村委主任王玉秋这样评价王培军。
王培军一直在儒岙镇街经营一家家具店,有一辆小货车,平时用来拉材料、运送家具。十年前,王培军还是村委委员,有一次他在村中巡逻,一位大伯叫住他:“培军,家里煤气没有了,帮忙把煤气桶带出去灌一下,方便的时候带回来,晚几个礼拜也没关系的。”但王培军第二天就把灌好的煤气送到了这位村民家里。
从此以后,王培军成了村里的运输工,谁家缺米少盐的、拉砖拉瓦的、修个电视机、带点自家种的蔬菜给在集镇上的子女什么的,都只需一个电话打给王培军,不出两天,所需物品都及时送到村民手中。
2011年3月,王培军高票当选为东家坑村党支部书记,并在3年后连任。当了村支书的王培军更是将村民的增收作为头等大事。
东家坑地理位置虽然偏一点,但因为空气环境好,王培军联系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帮助村民发展优质蔬菜,村民种蔬菜瓜果的积极性也很高。但今年的玉米因个头太小,上门收购的客商少,即使有来联系的也将价压得很低,只给5毛钱一斤。接到村民电话后,王培军主动要求帮村民把玉米拉到县城去卖;上千斤的玉米不出一个小时被抢购一空,而且卖了好价钱。从无人问津到抢购一空,村民王振雪拉着王培军的手连连道谢。
王培军一面当着百姓的运输工,一面谋划着村的发展。王培军告诉记者,要将东家坑的地理劣势转化为环境优势,在改善村居环境,把东家坑建设得更美,吸引城里人来休闲疗养的同时,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增加群众收入。昨天,王培军还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记者,已经联系好了蔬菜合作社的老板去放种子了。
现在,王培军隔天下村,如果村民有需要就随叫随到,王培军花去的是时间和金钱,但给百姓带去的是关心和便利。也因此,王培军不久前以“优秀基层代表”的身份被评为“最美儒岙人”,成为广大基层干部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