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人文
3上一期   下一期4  
 
标题导航
新昌史话~~~
新昌史话~~~
新昌史话~~~
 
2015年04月16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昌史话
裘甫起义(下)
  由于王式有勇有谋,指挥若定,战争形势急转直下,有利于唐王朝一方。据《通鉴》记载,唐咸通元年庚辰(860)五月辛亥(初二),王式所部浙东东路军破(裘甫)将孙马骑于宁海。戊午(初九),南路军大破(裘甫)将刘暀、毛应天于唐兴南谷,斩应天。

  此前,王式因兵力不足,奏请增加后援部队,皇帝同意发忠武、义成军及昭义军。三道兵至越州,王式命忠武将张茵带三百人屯唐兴,断义军南出之道;义成将高罗锐带三百人,补充台州军力,直接进军宁海,攻裘甫根据地;昭义将跌戣将四百人,增加东路军力量,断义军入明州之道。庚申(十一),南路军大破(裘甫)于海游镇,(裘甫兵)入甬溪洞。戊辰(十九),官军屯于洞口,(裘甫兵)出洞战,又破之。己巳(二十),高罗锐袭义军别帅刘平天寨,破之。自是王式诸军与义军连续十九战,义军连败。刘暀谓裘甫曰:如果早听我言,何至于有今日!刘暀悉斩王辂等进士数人,曰:“乱我谋者,此青虫也!”高罗锐克宁海,收其逃散之民,得七千馀人。王式曰:义军“窘且饥,必逃入海,入海则岁月间未可擒也”。命罗锐军海口以拒之。又命望海镇将云思益、浙西将王克容将水军巡海澨。思益等遇义军将刘从简于宁海东,义军不料水军即至,皆弃船走山谷,得其船十七,尽焚之。式曰:“义军将无所逃矣,惟黄罕岭可入剡,恨无兵以守之。虽然,亦成擒矣!”裘甫既失宁海,乃帅其部卒驻扎于南陈馆下,众尚万馀人。辛未(二十二),东路军破义军将孙马骑于上疁村,义军将王皋惧,请降。

  戊寅(二十九),浙东东路军大破裘甫于南陈馆,斩首数千级,义军一路抛弃财帛,以缓追兵,跌戣命令士卒:“敢顾者斩!”无人敢违犯军令。义军果然自黄罕岭遁去,六月,甲申(初五),复入剡。诸军失甫,不知所在,义成将张茵在唐兴抓获一名俘虏,被俘虏者供出义军消息说,义军已经进入剡县。并主动提出为他们带路。张茵率所部在其带领下后裘甫一日至剡,壁其东南,府中闻裘甫入剡,复大恐,王式曰:“贼来就擒耳!”命进东、南两路军会于剡,辛卯(十二),围之,义军城守甚坚,攻之,不能拔,诸将计划以断绝溪水以渴之,义军获知消息,乃出战。三日,凡八十三战,义军虽败,官军亦疲。又三战。庚子(二十一)夜,裘甫、刘暀、刘庆从百馀人出降,遥与诸将语,离城数十步,官军疾趋,断其后,遂擒之,壬寅(二十三),甫等至越州,王式腰斩暀、庆等二十馀人,械甫送京师。剡城犹未下,诸将已擒甫,不复设备。刘从简帅壮士五百突围出走,唐军诸将追至大兰山,刘从简据险自守。秋,七月,丁巳(初九),诸将共攻克之。台州刺史李师望募义军相捕斩之以自赎,所降数百人,得从简首级,献之。诸将还越州,王式大置酒宴以示庆贺。

  八月,裘甫至京师,被斩于东市。朝廷加王式检校右散骑常侍,诸将官赏各有差。裘甫起义由是失败。《通鉴》中有“贼无所逃矣,惟黄罕岭可入剡,恨无兵以守之”和“贼果自黄罕岭遁去”等语句,后人考证,黄罕岭当是王爱山之误。《嘉定赤城志》有云:“王爱山,在县西六十里,与天台分界。唐咸通中,剡寇裘甫据宁海,杀其令陈仲翁,懿宗遣王式发兵攻之,战于海口、上疁、海游三处,甫遂从此山遁去。今父老犹能言之。《通鉴》作黄罕岭,误矣!”

  裘甫起义时间虽然短暂,但极大地打击了唐王朝政权,而且在最后坚守剡县城中,几天内连续作战八十多次,堪称浴血奋战,其英雄气概,令人荡气回肠。

  (唐樟荣 撰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快讯
   第03版:民生
   第04版:人文
   第05版:视点
   第06版:新昌教育
   第07版:文学副刊
   第08版:健康资讯
一路帆影归剡溪
裘甫起义(下)
华严经塔缘起
今日新昌人文04裘甫起义(下) 2015-04-16 2 2015年04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