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万丰奥特的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看到,一只粗壮的机器轻松地提起一只冒着热烟的汽车轮毂,放在了流水线上。旁边的工人师傅说,这是他们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自动化浇注系统。像这样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单元,能胜任一整套搬运、传输、浇铸、打磨等工作,1个机器人能干原先五六个工人的活。
推进生产智能化,是万丰奥特发展的一大特点。“以前,我们生产车间里的各个机床都是孤立的,一道工序结束后,工人需把15公斤重的在制品搬到托盘上,再转运到下一道工序。现在,产品完全在输送线上走,整个生产过程变得透明化和数字化,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能更高了。”技术员刘向军自豪地说。
近年来,我县积极开展重点企业与装备生产企业“机器换人”工作,推进以“机器换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技改,引导企业在物料搬运、焊接、打磨、装配、检测等工艺中广泛采用机器手、机器肩、机器眼等自动化设备,鼓励企业以更新装备、革新工艺等方式实现减员节能降耗增效,提升装备自动化水平。
创办于2006年的陀曼公司以研发和生产自动化装备起家,2013年成立信息工程项目部,研究如何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制造业嫁接的问题,并于2014年4月开发成功陀曼生产智能管理平台。这套系统将信息化延伸至一线设备,将绝大部分工序纳入到智能化控制的轨道,只要设定好参数,就可以自动完成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不管是原材料购买还是工时安排,系统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条。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动两化融合,陀曼公司有力地推动了相关产业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我县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推动企业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着力建设一批示范性数字工厂、“无人车间”,第一批213个“五换”项目总投资达47.7亿元。
我县还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围绕“2+X”体系,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先进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航空装备、工业机器人、大型数控机床、文化创意等若干潜力产业,主攻纺织印染装备、汽车零部件、制冷设备、精密轴承、通用航空、自动化装备等装备制造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9月14日,日发航空数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收到中航汉中飞机分公司发来的《中标通知书》,确认总装脉动生产线系统中标,合同价格4300万元。这是日发航空装备继获得贵飞飞机数字化精加工台项目后,再次成功中标陕飞总装脉动生产线系统,标志着该公司的飞机部装线和总装线均获得中航工业下属子公司的认可,必将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业务拓展。
转型升级天地宽。我县通过转型升级,加快优化产业结构,使众多企业收获信心,“转”出广阔市场,“升”到高端产业,在更高的起点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