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新闻网记者 俞伟波
农业更强
五年来,我县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以提升产业效益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深入实施“万元亩产”行动,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1+6+x”特色农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效益稳步提升。
茶叶是“1+6+x”特色农业体系中的“1”,是农业主导产业。我县制定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县的意见》,每年安排800万元茶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快茶产业发展。五年来,我县连续举办中国茶叶大会暨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活动,每年获评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成为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大佛龙井成为全国首个龙井茶类中国驰名商标,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授予“中国茶业品牌馆入馆品牌”,且每年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品牌价值接连攀升,从2010年的20.38亿元上升到了2015年的29.20亿元,被评为“最具品牌带动力”品牌。同时,我县还成功研发名优红茶“天姥红”,形成了“一茶为主、多茶类生产”协调发展的生产格局。由于品牌价值的提升和多茶类的开发,虽然五年来我县的茶园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从2010年的9.8万亩缓慢增长到了2015年的10.6万亩,但茶叶产值却得到了飞速增长,从2010年的5.42亿元上升到了2015年的8.01亿元,亩产值从5527元提高到了7557元。
一花开来引得百花香,我县其它特色农业产业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五年来,全县新增和改造休闲观光果园1.35万亩、“万元亩产”面积4.10万亩、特色农林基地7.8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90万亩。新增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4.13万亩,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个(城北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4个、特色农业精品园17个,成为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县、全省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优秀县。
农村更美
2011年初,我县就制定了《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实施意见》(新委〔2011〕)1号),明确“十二五”时期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结合全县山水资源、特色产业、村落文化等特点,编制《新昌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提出“五区五线”建设思路,从普惠式的村庄整治转向突出重点、连片整治、打造精品区域。
干净整洁是美丽乡村的基础。我县自2012年起实施“清洁家园”行动开始,相继开展了“五水共治”、“三治一提升”等行动,逐渐形成了水岸同治的农村环境大整治格局,全面落实河长制,首创河道认养制,大刀阔斧地扫除了农村的“脏、乱、臭”,让农村变得干净起来。五年来,我县330个村完成了生活污水治理,16个乡镇(街道)都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镜岭、沙溪、小将跻身“治水美镇·浙江样本”50强,“三江”水质省级考核连续为“优”,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被评为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优胜县。
“十二五”期间,我县围绕“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整洁”的工作思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兼顾面上建设的同时,我县还相继启动沃洲茶香、丹霞风情、天姥古驿等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在新镜线、象西线(大市聚段)、新大线(拔茅至长诏段)等道路沿线进行了墙体立面改造,制作靓丽的墙体绘画,增植绿色、彩色树木。其中改造空心村30个,建成农民公园(休闲场所)65个、村停车场80个,建设公厕360只、农民集中居住区1个,建设省级重点历史文化村3个和省级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试点村3个,建成西山、葫芦岙、坑下、梅渚、班竹、楼基、棠村、雅庄等8个市级精品村。
农民更富
“十二五”期间,我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开展奔小康工程,积极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有效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五年来,我县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三农”服务力度,积极探索成立“一会三公司”新型为农服务体系,完成县乡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完成398个村的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17.13万宗,发证完成率96.2%,农房登记发证测绘面积为2164.2万平方米,发证84019本,启动沙溪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
五年来,我县着力开展奔小康工程,为农村发展托底。统筹投入2.5亿元,共实施了由281个经济薄弱村入股参与的12个“规模型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全面实现“村村有物业”目标,年物业收入1500万元,平均每村每年增收5万元。全面开展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连续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低收入农户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由238元提高到493元,全面消除了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4600元的低收入农户,低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达9231元,年均增幅15%。
五年来,我县积极开拓农村新兴产业,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农业林业多种功能,着力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建成市级以上精品果园9个,东起大市聚西至镜岭的四季鲜果休闲观光带已初具规模。2个省级森林公园罗坑山、天姥山即将建成。发展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1个(镜岭镇),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22个,民宿发展村52个,发展民宿床位3929张。201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列为重点工作,5月份正式与阿里巴巴合作,成为浙江省第9个开展农村淘宝项目的县(市、区),计划用5年时间实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全覆盖。现已经完成行政村覆盖177个,建设县域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4个(中国茶市网、中国小苗网、1号店新昌特产馆、淘宝特色中国新昌馆),县域布点速度和服务站质量位于全省第一名,成交订单9.8万单,总金额2100多万元,位列农村淘宝十大土豪县第5名。
2015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1624元,几乎比2010年的11263元翻了一番。